七福书院 > 都市言情 > 穿越之齐女之福 > 第十四章 插秧养鱼

第十四章 插秧养鱼(1 / 1)

张安这边也正看着秧苗秧把出神,抬头见状也过来连忙赶了过来,沈氏道:“小公子穿的这样富贵干净,哪能做这些脏活,可别为难我们了,回头要惹的张夫人怪罪,我们可是承担不起的。”

张安也苦着脸道:“公子,您体谅小人则个,若弄的一身泥水回去,小人我一顿板子可就别想跑了,您若真想下地也行,先让我回去讨了大娘子的准,可好?”

张小公子被这几人闹的,一时兴致全无,只得由张安伺候着又将鞋袜穿上,闷闷坐在冬青树下半天不言语。

大胡沈氏几人吃好收拾利落,几个孩子拎着瓦罐便往家去,大胡沈氏也跟着一起回家一趟,他俩要将插秧机抬到田里,女儿说下午可以插秧了,还要带来几个网兜将秧把挑到水田。

不用说,当大胡拉着插秧机在田里插秧的时候,胡家的一圈田埂上像看大把戏似的站满了人,有几个人险险就要掉进田里,大人孩子看着那个奇怪的机子,被放到田里,大胡解开秧把,根对根两排整齐码在两边木板上,然后拽着这机子退行,所过之处秧苗被直直栽在泥里,整整齐齐像栽韭菜似的,露出半截秧叶,一行五簇,一簇三棵。

大伙儿实在看不明白,明明种的还是稻子,可这样的种法别说见了,简直闻所未闻,之前看胡家将稻种下的那般密实,还操心那样挤匝的都没地方分蘖了,没想到人家又挪了个地方重栽,可又是栽的这样稀稀拉拉,这样的话,一亩地里要少出多少稻穗?还有那些挖出的沟沟坑坑,挖的那个深度,那是肯定不能种稻子的,那么留出的那些地方不是都浪费了吗?

不对,那胡家肯定还有安排,可是什么安排,大伙又猜不出了。

张小公子今日恰逢休息,不必着急回去,见插秧机抬来了,也忘了生闷气,由张安护着,来回不知绕着田埂窜了多少回了,插秧机下田他要看,码秧上机他要看,大胡拽着插秧机插秧他又要下田试试,还好被张安说好说歹拦下。

杨菲尔在旁看着闹心,无奈解释给他听:“这稻田都是做的平平整整的,要是下去人多踩的都是泥坑,影响秧根入泥,会造成飘秧的。”

张小公子这么长时间在胡家蹭饭,又参与制造和试验插秧机,自然知道飘秧是什么意思,便也不再磨缠,只是还是不安分,插秧机走到哪他跟到哪,看那一排排秧苗由自己亲自参与制造的机子底下吐出,内心感觉竟比得了夫子、师傅的夸赞好要得意几分。

不出两日,插完了秧,便叫管事的婆子买来鱼花,以每亩2000尾的密度放入鱼坑,先用网拦住,等到水稻分蘖后再撤去,以免破坏幼小的秧苗。

放的鱼花以草鱼、鲤鱼、银鲫和鲶胡子为主,都是些食草或杂食品种,适合稻田养殖。

杨菲尔早已看好,汤家村这一片水田相邻棠溪河,上面还有个灵杰湖,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能确保旱涝保收。稻田田埂、田底都是黑泥黄泥,不是沙土地,保水性好,不会漏水。且胡家的水田都是做的张家一户的地,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兼此地光照条件又好,对田鱼的生长也十分有利。虽不若前世农业发达,有各种化肥和农药,可只要中间做好田间管理,应该也会有一个较好的收成。

且前世农业虽然高产,可对人体健康并不有利,还是这样原生态的好。

自插上秧苗放上了鱼花,一家人心思都放在那几亩水田上了,原来的秧田栽种完后,便也插上秧,还剩小半田的秧苗,只好拔出来剁碎喂了那些鸡仔,杨菲尔也在心里记上,若此法成了,来年泡种时只要六十斤上下便可,多了都是浪费。

听杨菲尔道田埂上可以种上南瓜山芋,可在夏季为鱼儿遮荫,倒是刚好弥补了那半亩旱地的损失,赶紧补种上还为时不晚,也省了心里的一番遗憾。

又听杨菲尔道河里的浮萍、油菜籽榨油剩下的菜籽饼、以及舂米磨面剩下的糠麸可作鱼食,一家人一得空儿,便去捞那浮萍和着菜籽饼和糠麸撒到鱼坑去喂鱼。

至于水稻的田间管理也都照旧,事已至此,只得精心照料,尽人事听天命吧,一个村的人可都眼睁睁看着呢。

刚插上秧那会儿,眼看栽上的秧苗渐渐泛黄,胡老爹他们急的晚上睡不着觉,直道这秧苗就要枯死,王氏连说,就说这法子不行,可不是马上就要验证,到了秋收,就看着别人家一口袋一口袋的扛粮食回家吧,自己还得掏银子去买吃的,到时候就可着人笑话吧。胡老爹他们虽不说什么,可也是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

杨菲尔却道不忙,再等等看看。

一大家子也无法可想,只得心如熬油的等着,好在,过了两三天,秧苗又渐渐返青,一家人才将那即将熬干的心放下,又看那秧苗日渐长高分蘖,渐渐地与周围村人的稻田看出了分别,其他田里的秧苗只半尺长短,且瘦细伶仃,而自家田里的秧苗却已有一尺多高,又长的青黑粗壮,一家人才渐渐欣喜起来,增强了信心。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秧苗长的愈发青葱蓬大,原本每穴一尺的间距,渐渐上部稻叶相接,连成一片,看着长势喜人,也恰好可以为鱼儿遮荫。

胡老爹他们除了还是早上去集上卖虾,就是回来给鱼儿们喂食,也没别的事了,却每日还要扛着铁锹围着稻田转。一时看看有无田鼠黄鳝打洞,以防漏水跑鱼,一时又观察稻杆高度,需要适时给水排水,看那稻杆日渐粗壮到从未见过的程度,竟比筷子粗细,不仅胡家一家惊异不已,村人也都纷纷过来查看。

那些老庄稼把式们,一蹲就是一天,感觉不可思议,渐渐附近村里也三五成群有人来看稀奇,还未到田里,远远就见一片浓绿突兀的印在周边的浅浅葱茏之中,蹲在田埂上离近处看时,就见那稻杆结实笔挺,稻叶墨绿倒刺粗硬,那一蓬蓬稻棵之间,还有小鱼在其中游来游去,忽的打个水花,将水直溅到脸上,且田水干净,几乎不见杂草蚊蝇虫虱,据那胡家人说,都是被田鱼所食,真个儿物尽其用,共生互利,尽都艳羡不已,就是暂时不知结果如何。

此时张家夫人和张小公子等人已回府城,据说他家府城的府里存着冰块,可以避暑。再说庄稼鱼儿的长势,一直以来都有那管事婆子回报,心里已有了数,若无天灾,只等秋收看增产增收几何了,至于张小公子,自然十分得意,此法是他一手促成,以后惠国惠民,都有他一份功劳,虽不想随母亲回府城,奈何张夫人哪里放心,那岂不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谁人能管束的了他,于是硬是带走了事。

张小公子不情不愿,和胡家几个孩子依依惜别,这个把月相处下来,几个孩子早已对他以前那恶霸行径完全改观,加上平日里的玩伴本就不多,还真有些舍不得,张小公子转而又去安慰他们道,只要过了热天,不需多久,就会再回来,按着每人的兴趣,送了胡康几本加了注释的书院课本,又送了杨菲尔几本杂记话本,觉得双胞还小,就一人送了一把小弓箭给他们玩儿,倒也是合了这两个孩子的意,宝贝的什么似的。

胡康觉得来而不往非礼也,可一时也不知道要拿什么礼送还,杨菲尔想了一想,便将那个折叠式的日晷拿了出来,道:“哥哥,就送这个吧,虽说不值钱,可也别致新颖,料想张公子不会嫌弃。“胡康道:“那哪行,不说是你好不容易做成的,也是你女孩儿家的贴身之物,怎好随便送给男子?”杨菲尔道:“无碍,我再做个就是,你给他时也不必说是我的东西,就说是你自己做的,一直带在身上就是。再说,不送这个,还有别的好送?”胡康犹豫接下,却也无奈,书本都属价高商品,何况自己的那几本课书,还是当今名师加了详注的,在学子们之间,属于无价之宝,想了又想,便只得按照妹妹的吩咐,将日晷送给了张小公子。

张小公子果然十分喜欢,爱不释手,各种显摆,张夫人见了也是喜欢,惯于经商之人,如此良机自然不会错过,只是嫌那孩童之物用料廉价,便吩咐人用金银照样打造做了几个,还镶嵌各色珠宝,精致华丽,放在自家珠宝铺子中看看市场反应,张小公子本是瞧不上那样俗沉之物,后又一想,也要了一个自用,那个原始版竹木做的,用一个檀木盒子装上,收在他自己在墙上挖的暗室之中,再不拿出。

转眼小暑,鱼儿也已快有一搾长短,胡老爹不放心,便在家商量,要搭个棚在冬青树下看鱼,以防被偷,被杨菲尔一口否决,理由有二,一是树下不安全,夏天雷雨较多,旷野中独树一棵,恐引雷电,殃及棚屋。二来,也怕山上有狼下来,胡老爹一人不能自保。

可是这么多的鱼放养在浅田之中,长大成群,必引人垂涎。胡老爹坚持己见道,遇下雨必会回家,且这里离山已有三四里地,很少有狼会这么远跑到田里,不会有什么危险。

拗不过这个固执的老人家,便只得在离树较远的地方搭了个矮棚,内置一张竹制凉床张着一顶蚊帐,一个破枕头一面旧床单,放一把砍树用的柴刀,这就成了。终究不放心,大胡胡康又从家里搬来许多木柴,若有狼来,便燃起木柴,既可阻挡片刻,又可通知睡在屋外的大胡。

大胡待要来看鱼,可留一家妇孺,也是不放心,只得如此做罢。

恰巧汤二叔家的母狗大黄生了一窝四个狗崽,正不知往哪丢,杨菲尔便让双胞去要来两只小公狗养着,一只黑白花的,一只通黑的,家里留着那只黑白花的,杨菲尔非常走心的给它取名小花,胡老爹带去一只通黑的,顺理就叫小黑了。小狗长的快,只需个把月就可吠叫防贼,就算一时不能打斗,临时作为一个报警器用着也是可以的。

最新小说: 我的经纪人姐姐 重生爱上九千岁 老马的幸福人生生活 阿斗的星辰大海 压寨夫人 刽子手的征途 命犯桃花 霸总追妻日记 七零娇气美人[穿书] 穿越虫族后我成了论坛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