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琵琶亭
文/安如山成稿于2008年1月24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我夜坐浔阳江头,流连琵琶亭边,不见枫叶,不见荻花,未闻琵琶之音,听不到丝竹之声韵。虽时已深秋,却全无瑟瑟之意。如今这九江,悲凉之景已异,古色古香难觅。只见长江上,百舸争流,波光鳞鳞;码头上,人行匆匆,车水马龙;天幕上,一轮新月初升,数点星星在闪烁;九江长江大桥,如彩虹,如巨龙。九江的月夜,水色、夜色、秋色揉在一起,山景、江景、街景融成一片,月光、星光、灯光交相辉映,远山、近景、大桥、长江,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秋夜画卷。“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是临滕王阁远眺鄱阳湖的宏伟。站在琵琶亭边,这种宏伟,更近乎触手可及。
身旁站着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正在远眺九江长江大桥,其身姿一直未有改变。我想他在领略和享受一种意境。这种领略享受滋味,我也早上心头,一直下不了心头。
突然,他转过身来,自言自语:“这儿比哈尔滨美。”
我知道他这话并不对我讲,我听后却作了不自然的回答:“哈尔滨有哈尔滨的特色。”
他这才真正转过脸来,用友好的目光注视着我。他四十开外,满脸络腮胡子,头发密而且直,一幅纯正的东北汉子身架。他问:“在哪里发财?”我递上名片,他说:“湖南的,搞瓷业的,艺术品。”
我问:“在哈尔滨高就?”
“哈尔滨,离不了重型机械。”他边说边将名片递到我的胸前。
他告诉我,他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来搞科研,现在下海了,跑跑业务,做做生意。幼时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其脍炙人口令他神往九江至今;幼年读李白诗,其气势磅礴,也令他神往这庐山半辈子。他祖居东北鹤岗,平素难得到江南一游。如今做生意,出门的机会多了,能得到处跑跑。这次他是从安徽安庆到江西南昌,打这儿路过,机会难得,来了不看看庐山、长江大桥、湖口、石钟山、白居易的,或许会留下终生遗憾。他又说,他是刚下轮船的,下了船第一站就是这琵琶亭。这时,我才看到在他身边地上的密码箱。我说:“还没住旅店?”
他说:“我去订个房间,把东西藏了,我再来这赏赏,你等不?”我点点头。临走,他又说:“我还是给你留句话,万一我一时找不到旅店,或许就一生无缘再见了。”
我把他给我的名片递回去,只见他一下子写下了两行字:“同是天涯生意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见琵琶亭留念。”
半个小时后,他果真来了,我们从此交了永生的朋友。
第二天,他和我又相约一起打“好汉坡”下庐山,共同做了一回“好汉中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