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姒文命)夺得了天下,吸取了尧舜失权的教训,牢牢地把权力抓在手中,直至生命的结束。
为了树立权威,打造姒家天下,大禹发动了对外战争。首先征伐的对象是黄帝王朝的宿敌三苗部落。三苗当时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
早在黄帝时,三苗部落参加过以蚩尤为大酋长的九黎部落联盟,以期北向发展,染指黄河流域。后蚩尤与黄帝争锋,最终失败被杀,三苗部落也因此北向发展受阻,但它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往往可以浴火重生,一直为华夏集团劲敌。
颛顼和帝喾时代,“三苗”趁共工与颛顼、帝喾争夺帝位时迅速发展起来。颛顼曾多次打败三苗,但到尧、舜时代,三苗再次兴起。尧时,三苗再度北上,尧发兵征讨,双方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流经陕西、河南、湖北三省),最终将三苗打败。此后一段时间,三苗被迫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三苗的首领驩兜成为“尧臣”,被称为“诸侯”。待时局稳定后,尧将三苗部落的一部分桀骜不顺者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敦煌第一圣境),将驩兜流放到崇山(今广西凌云县和西林县一带)。
舜代尧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部落趁华夏集团内部争斗未稳,再度崛起,舜乃整军振旅,经过三年准备,亲征三苗,一直打到今洞庭湖一带,方才勉强将三苗击退。
至此可见,三苗与华夏两大集团水火而不相容,再无调和余地,双方生死决战在所难免,而禹伐三苗则是决定性的一仗。
禹从舜手中夺得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之位后,恰逢三苗地区发生大地震,禹落井下石,乘机对三苗部落发动大规模进攻。他在誓师动员时说:“三苗不敬鬼神,滥用刑罚,违背天意作乱,上天现在号令我们要对它进行讨伐。”名为顺应天命,实为扬威立国,永除后患,禹对三苗的战争早已箭在弦上。
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武力征伐,大战整整历时70天。禹亲率军队,士气高昂,强悍无比。三苗之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开战不久,其首领就被东夷部落的弓箭手射死。首领阵亡,苗军大乱,纷纷四散逃命。三苗故土难守,大部分逃往西南地区,逐步被当地土著氏族部落融合。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相传今天聚居在湖南、广西、广东及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苗族,就是三苗后裔。
禹征服三苗,统一了长江流域,威望激增,地位再也无人撼动,从而加强了王权。此时,国内舜的儿子商均尚在,禹为了避免与他发生冲突,加重夺位之嫌,便干脆另建新都,在有崇氏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三年后羽翼更加丰满的禹将商均改封于河南虞城,强迫有虞部落迁徙。自此大禹感觉高枕无忧,便把首都后迁往阳翟(河南禹县)。
为了巩固王权,禹有必要在内部树立权威。意气风发的他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原来的众多部落首领,到此时大都转化成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此时各方诸侯都畏惧禹的威名,差不多全部到会,但却有一位防风氏姗姗来迟。防风氏并不是一个小人物,当时,他是防风部落的首领,他们生活的地点是一片汪洋的沼泽地(在今浙江德清县)。防风部落身处多水之地,因此在治水方面有较成熟的技法。因此,防风氏在大禹治水过程中表现优异,功绩突出,堪称大禹的第一功臣。
大禹在涂山会盟诸侯,防风氏并非故意怠慢,而是路上正好遇到洪水,为了救助灾民才失期后至,这事大禹不可能不知道。而他却不念旧情,也不容辩解,立斩防风氏,其心昭然。一者帮儿子姒启的顺利接班扫除障碍,功劳越大者未来的威胁也就越大。而当着所有氏族部落首领的面杀防风氏,就是要杀一儆百,一改过去一盘散沙、每个氏族部落首领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的局面。此后,各个部落的首领自然见禹而胆寒,不敢自行其是。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禹真正实现了号令天下,成了真正的“九州王”。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功成铸鼎的先例,就欲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以此纪念涂山大会,。后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其后,夏朝被商所灭之后,这九个鼎就迁之于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为周朝所灭之后,九鼎又迁到了周朝的国都镐京。再后来,成王在洛阳地方营造新都,又先将九鼎安置在郏鄏(今河南洛阳县西)地方,其名谓之“定鼎”。直到战国末年,周朝为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所攻,取了九鼎,迁之于秦。搬迁途中,忽然有一个鼎"飞"入泗水之中,派了许多人,搜寻了许久,竟找不到鼎的踪影。另外八个鼎到秦灭之后,究竟如何结果,也无可考寻了。至今不知所在,成为千古之谜。
据《竹书纪年》记载,禹在位45年,死于会稽,享寿百年。在死前,他为了培养儿子姒启为政治接班人,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培养方法古今相同,给姒启磨练,给姒启要职,为姒启扬名,使姒启的接班水到而渠成,成了必然。
但禹为了显示其天下为公,不免又炮制出一个所谓的禅让的肥皂剧。首先被举为姒禹继任者的是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老迈的皋陶,这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决定,因为无论皋陶如何优秀,但毕竟年事已高,如不出意外,必然死在禹的前头,事实也是如此。
此后禹又将仅有声望却毫无权势的伯益定为法定接班人。而《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所论一针见血:“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
大禹在位45年,去世后,儿子姒启继夏朝天子位。与他的前两任相比,他是个真正的成功者,因为只有他笑到了最后。
而姒启对权威的贪恋程度似乎比他的前辈们更加赤裸,对那些企图染指其权位者必然处以最残酷的手段。
首先杀掉对自己王位有威胁的法定继承人伯益,《竹书纪年》确凿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
其后,与夏同姓的有扈部落最先质疑姒启的接班人地位,并起兵反抗。这对已39岁姒启来说,既是一次考验,又是一次机会,一次立威的好机会。启集中力量最终在甘亭(今河南荥阳)打败了有扈氏,并将他们全体屠杀,用野蛮的武力确定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自此,由姒启结束了由“尧舜禹”三人主编的“禅让童话”,并开始了光明正大的“家天下”的传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夏。这是姒禹和姒启两代打拼而获得的丰硕成果。而大夏的起始时间便是公元前2070年,这是大禹传位与启的那一年。
关于夏朝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中外历史学者一直存在争议。西方学者认为: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当时社会情况的时代才能称为信史。比如商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表,所以,商朝的存在无可争议。而夏朝目前并没有这样的印证,所以,夏和五帝时期一样,仍然是传说,不能称作信史。然而考古证实大夏王朝,只是需要时间而已。截至19世纪末,世界史学界没有人承认中国的夏、商、周历史。而如今,随着20世纪初大量甲骨文的考古发现,全世界关注的目光都向中国史书记载的殷商王朝投来了信任的微笑。
我们学习历史,并非只是去得到某个结论,而是为了学习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爱好历史的人,往往更愿意闭上眼睛去看世界,去解读人生。
姒启可称是一个强人,但再强的人终究要老去。强弩终有末时,在姒启的晚年便发生了诸子争立的动乱,动乱的发动者是他的小儿子姒武观。姒武观早因顽劣并窥君位被姒启放逐西河。后来,当继任问题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时,姒武观悍然发动叛乱,企图效法姒启用暴力夺取继承权,这场权力之争几乎瓦解了夏王朝的统治,幸而有彭国的诸侯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才将姒武观的叛乱平定。
姒启于78岁时死亡,在位29年。启死后的遗产当然由儿子继承。启把这份遗产郑重交予了长子太康。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决定,也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