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得先找出病因,再对症下药。治国也是如此。
商朝已是一位年过300的老者,内忧外患,病得很严重。不找准病因,乱下猛药,搞不好就会要了它的老命。
盘庚是个好医生,望闻问切,他找准了商的病根。商朝之所以局面失控,主要病因便是王权削弱,贵族势力膨胀。
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在当时,国王基本上已经成了摆设,国王的话,贵族们爱听不听。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一个国家的首脑说话没人听,这国家不乱才怪。
这也难怪,那些所谓的贵族就是国王的亲兄弟,堂兄弟,亲叔叔,亲侄子们。拜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所赐,大家都成潜在的国王候选人,使一到王位更替的时刻,一大家子便乱成了一锅粥。
这些贵族就算抢王位失败,也无所谓,还有下一场。而大家毕竟都是王家血统,待遇可都不低,都有自己的土地和民众,且经过长期经营,势力盘根错节,能量巨大,对于刚刚上台的国王,他们是不怎么放在眼里的。
因此,当前盘庚最紧迫的任务便是加强王权,树立老大的威望。简单点说,国家大事的拍板定夺,必须老大说了算!如何加强王权,最为有效的方法当然是削弱贵族们的势力。鸟没了翅膀,想飞也飞不起来。盘庚打算就这么办!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收拾那些不听话的贵族,削弱他们的势力,实在是不太容易了。到底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很费脑筋的事。
盘庚为了这个问题,整整想了三年,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迁都。
这不禁让人大失所望。因为这构思一点创意都没有,纯属山寨。
商人爱迁都,古今未有过者。自商汤建立商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至今,大商王朝已一连五次迁都,主要集中在仲丁到盘庚这五代,100多年间,竟然迁都五次。
这五次分别为:仲丁即位后迁都于嚣(河南荥阳)。河亶甲即位后迁都于相(河南内黄)。祖乙即位后迁都于庇(山东定陶)。南庚即位后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盘庚即位后迁都于殷(河南安阳)。
为什么这商代国王都热衷于迁都?有的说是避水患,有的说是避外敌,其实还是内部争权惹的祸。在换了新地方以后,大家(各级贵族奴隶主)人生地不熟,既没了关系,又没了势力,只能任由帝王一个人说了算。
可以说,一直以来,迁都都是商朝的帝王们釜底抽薪,削弱反对势力,增加自己的权力,缓解内部矛盾的不二法门。更是重新洗牌,开创新局面的有效办法。
盘庚要结束混乱,开创新局面。所以他也要洗牌,迁都。但这次跟前人不同,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洗牌。
可是,这只是盘庚一厢情愿的事。
他的那些兄弟爷叔们已经在奄苦心经营多年,吃香喝辣,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且仗着自己的势力,将来抢到王位的可能性很大,怎么可能心甘情愿放弃既得的利益,搬到远方重新创业,白手起家,一切从头再来?
因此,当盘庚提出迁都的打算后,就像捅了马蜂窝,大家不约而同,一起跳起来反对。一些比较有头脑的贵族还搞起了大串联,到处煽风点火,煽动手下的奴隶主和不明真相的群众起来闹事。一时之间,民怨沸腾,大有不把迁都计划扼杀在摇篮里誓不罢休之势。
盘庚呢?只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对这一切他早有心理准备。既然决定走迁都这条路,就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他要看清楚,是哪些人在背地里搞鬼,也早清楚这些人之所以站出来反应如此激烈,既不是为了国,也不是为了民,他们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眼前的利益。好了。折腾够了吗?该我出手了。
于是,那些反对迁都的贵族奴隶主们都接到了通知,前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会议主席当然是盘庚。在会议上,主席盘庚做了重要发言。
发言开始时,盘庚语气相当和缓亲切。
他对各位兄弟爷叔们说:“我之所以要迁都,是因为我继承了先王的事业,为了商朝的长治久安。如果有人反对,那就是自私自利,是不得人心的。所以从今天开始,大家都要各司其职,把迁都事情提到日程上来。”
说到此处,盘庚突然话锋一转,充满杀气:“如果有人继续反对,将要受到惩罚!”
怎么惩罚?盘庚下面这句话更狠:“谁不听话就斩尽杀绝,让你断子绝孙!”
其实,盘庚发言当中最有效的就是这句话。不过,如果仅仅是因为不愿意搬家,就要把人家赶尽杀绝,断子绝孙,是不是有点过呀?或许,乱世用重典,招狠,方才有效果。只有把这帮闹腾者镇住,商王朝的生存才有希望。
可是,盘庚说此狠话,难道不怕激起众怒,甚至引发造反?这不用担心。盘庚敢这么横,自然有他的理由。他作出迁都计划时应该有周密的计划。要想进行一项较大的政治变革,单靠嘴皮子是绝对不行的,最重要的后盾,只有枪杆子。
此时,盘庚即位已三年,这三年,他应该不仅仅准备了迁都计划书与演讲稿,应该还发展了他的直属武装。只有枪杆子硬了,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没有武力作为后盾的谴责即使再大声,也只能换来一堆嘲讽。
会后结果不言自知。大家不吵也不闹了,都变得很乖。虽然都不愿意搬家,但如果在掉脑袋和搬家两项中任选其一的话,大家当然选择前者。
盘庚首战告捷。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某一天,商族人民在盘庚的带领下,跋涉近四百公里,来到了黄河流域的一片肥沃的平原上,这个地方叫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在这里,盘庚和他的人民们,建立了新的首都。
至于盘庚为什么看上了这个地方,众说纷纭。
大多数人的看法是,这里地势绝佳,左有孟门天险,右有漳河、滏阳河,前临黄河,后靠太行山,而且此处地处黄河中游的冲击平原,水土肥沃,环境适宜,便于农业。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原为商族的立国之地,既便于控制东部平原上的诸侯方国,又便于进击西北高原的游牧民族。
当然,对于当时的盘庚来说,只有通过迁徙,他才能削弱那些具有争夺王位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地位和统治力量进而强化自己的统治权力。这才是他迁都的最直接目的。
可是,刚迁到殷时,问题又是一大堆。为啥?盖房垦田修猪圈,一切从头开始,受不了这苦呀!况且,远离故土,谁不会有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绪?于是,人心又开始浮动起来了。从前的那些爱忽悠的贵族老爷于是又活跃起来了,到处煽动老百姓搬回故都。
没办法,盘庚只好召开了二中全会,与会者便是那些二进宫的煽风点火者,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迁都的伟大意义,并研究制定了如何把这伟大意义向全商族传达并解释清楚的方法与步骤。最后,盘庚特别强调,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商族的前途和命运,再有胡说八道、蛊惑人心者,严厉的惩罚就会加到他的身上,到到时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好了,又来了,把盘庚惹毛了,搞不好真要断子绝孙了。与会者就怕这一招,都乖乖地去干活去了,争做优秀迁都义务宣传员。
统一了思想,事情就好办多了。就这样,经过大家得共同艰苦努力,终于在新邑安定下来了。后人把盘庚统一思想的这三篇演讲记录下来,命名《盘庚》,后录于《尚书》《史记》中。
此后,盘庚还干了许多事情。比如说,大力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改革官员的任用制度。为此,盘庚还特意召开了三中全会。
我们知道,商朝施行的是分封制度。商族直辖地以外的地盘,由其他大大小小的诸侯部落统治。
当时的商族大致就相当于中央政府。既然是政府,就需要许多官员干活,但这些官员的选拔,既不经过考试,也不经过民主选举,更不看能力。看什么?看出身。只有身份高大上的人才有当官的资格。
盘庚之所以迁都,就是不想看到商朝继续烂下去。也不想让别人影响自己王权。所以在迁都之后,他还进行了改革,打破官员的贵族垄断。
具体做法,就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只要你有能力,使臣民安于新居,为臣民造福的人,就可以当官,还可依照他们的贡献大小去尊敬他们。
盘庚还特别强调,至于那些只会贪聚财货的人,宣布不再任用。
盘庚的这项举措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把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骄奢淫逸,腐败透顶的官员统统赶走,让那些真正有治国才能的人上台。
盘庚的抉择是英明的,迁殷是成功的,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盘庚彻底扭转了商朝自仲丁以来“比九世乱”的局面,保证了王位由一个家族的父子世袭,因而一直到商未,从未出现过因争夺王位而引起的斗争。
至此之后,商朝日益强大,并且,二百七十多年,直到灭亡再也没有迁过首都。
前1277年,盘庚死去,葬于殷(今安阳),在位28年,史称商世祖。
此后,历经小帝辛、小帝乙,这就到了伟大的武丁时代。
这是中华帝国第一个最鼎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