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刀名伏魔,唯主德馨。
在江湖上,“伏魔刀”的称号是种荣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任何刀具,无论是神兵利器还是废铜烂铁,只要被其主人用来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就能被江湖公认为伏魔刀。
一把刀能否成为伏魔刀,是由刀主的武功与人品决定的。惟以德配天者,堪任伏魔刀主。
上一代的伏魔刀生于乱世。
当是之时,天下大乱,盗贼蜂起,大侠杨忠起于垄亩,行侠仗义,扶危济难,辅佐太祖皇帝平定天下,扫荡群邪,武功人品为世所重,江湖上赞誉其刀为伏魔刀。
上一代的伏魔刀已随其主人杨忠的去世而退出江湖。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侠客,哪里就有伏魔刀。
故事从杨忠的儿子杨秀讲起。
杨秀从当铺出来,他刚把家传的宝刀当了。
这把宝刀——伏魔刀——曾令江湖闻风丧胆。如今,却以二两银子当了。
如果不是母亲重病没钱医治,也不会走到这一步啊!
杨秀曾有显赫的家世。
他父亲杨忠,江湖人称“杨无敌”,凭着一把伏魔刀叱咤风云,随着太祖皇帝南征北讨打江山。太祖登基后,官拜御前一品带刀侍卫。忽一日,烛影摇红,太祖驾崩。未几,作为太祖亲信的杨忠被革职查办,暴毙狱中。杨家被查抄,杨秀母子被赶出侍卫府,遣返原籍;皇上又降旨,杨氏后人终身不得为官。那一年,杨秀十二岁。
遣返原籍后,母亲含辛茹苦把杨秀带大,而杨秀自幼饱读诗书,只因家世,断了科考的念头;成年后,办了个私塾,教授蒙童,当地人称“杨先生”,没人知道杨家的家世。
杨秀设馆授徒,秉承孔圣人“有教无类”的训示,对于贫家子弟不收分文,因此并不富裕,还有赖于母亲、妻子纺线织布维持家计。
出了当铺,杨秀直奔叶郎中家。行至桥上,忽被一条半人多高的大黑狗拦住去路。
那条恶犬目露凶光盯着杨秀,并发出令人恐怖的嘶吼。忽然,恶犬向杨秀猛扑过来,直咬杨秀咽喉。
杨秀自幼随父习武,但见他顺势躲过,飞起一脚,将恶犬踢入水中。又急急向叶郎中家赶去。
没行多远,忽闻背后有人喊他站住;接着,十来个人从后面赶了过来,为首的是个纨绔子弟。
这十来个人赶过来把杨秀围住,其中一个帮闲的问道:“是你把咱家少爷的狗打河里的?”
杨秀道:“是你家少爷的狗?不加约束没人看管,放在外面多危险,请你家少爷好好看管约束那条恶犬,别让恶犬伤人!”
“什么?恶犬?”那个纨绔子弟嚷道:“你小子敢说我的狗是恶犬?你好大胆!你可知道本少爷是谁?”
“不管你是谁,你这样纵容恶犬就是不对!”杨秀道。
“哟呵!你小子可活腻味了。”一个帮闲的说道:“说出我们少爷的名字可要吓死你,你也不打听打听这里有谁不知道金大善人家少爷的。”
金大善人是本地首富,拥有的庄园、田宅、长工、奴婢不计其数,又喜结交天下豪杰,养了大量门人食客,连官府都怕他三分,在当地颇有势力。
这金大善人虽然富甲一方妻妾成群,却在花甲之年方得一子,自然捧如掌上明珠,娇惯纵容不在话下。
这金大少爷在娇惯纵容下就没学好,整日跟一群帮闲的在外惹事生非。好在金大善人有钱,无论多大的事都能用钱摆平。
金大少爷长这么大,还从没吃过亏,还从没有人敢跟他顶嘴。这回不仅自己的爱犬被打,还有人敢跟他顶嘴,气就不打一处来。
“揍他!”金大少爷一声令下。
“且慢!”杨秀道:“还有没有王法?纵容恶犬,蛮不讲理,还要打人。难道没有王法了吗?!”
“王法?老子就是王法!”金大少爷道:“你如果不给我的狗磕三个响头赔礼道歉,今天就打死你,叫你知道什么是王法!”
杨秀见他蛮不讲理,就说:“你敢跟我到衙门去评理吗?官府自有公断!”
“去就去,到衙门上给你好看!”金大少爷跟那群帮闲的说:“走!一起上衙门去,别让他跑了。”
衙门。
两造俱在,知县升堂断案。
知县姓钱,平日里常去金大善人府上作客。这回金大少爷来打官司了,用不着审理,结局已经定了,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
杨秀如实陈述了案情,遭遇金大少爷的恶犬袭击,将恶犬打落水,金大少爷一伙又来寻衅。
钱知县听罢陈述,一拍惊堂木。
“咄!你的陈述有证据吗?”钱知县对杨秀说:“如有证据,拿来我看;如无证据,就是诬告。国朝律例,诬告者反坐。”
杨秀一惊,要说证据,还真没有。
钱知县道:“来人!先把这刁民押下大牢,听候发落。”
杨秀叫道:“冤枉啊!”衙役不由分说,架起杨秀就走。
只听得那群帮闲的赞叹道:“果然是青天大老爷啊!”
“明察秋毫!”
“明镜高悬啊!”
……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一贯安分守己的杨秀坐牢了,只因他得罪了金大善人的爱子金大少爷!
当地人都知道,本县有两个人是得罪不起的,其中之一就是本地首富金大善人。
这里的桥,有哪一座不是金大善人出资修的?这里的路,有哪一条不是金大善人出资补的?金大善人不仅修桥补路恩泽全县,而且还专好结交天下豪杰,门人食客不计其数,有“赛孟尝”之称,又与官府中人过从甚密,甚至还有自己的武装团练。可以说,金大善人在黑白两道都吃得开,黑白两道对他都要礼让三分。
杨秀是个私塾先生,幼承庭训,信受奉行儒家思想孔孟之道,讲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他看来,即使对方有钱有势也必须讲理,不能胡作非为。但没人跟他讲理,对一个穷教书的也用不着讲理。公理属于强者,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现实。
杨秀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后果就是坐牢。
话说当地人都知道,有两个人是得罪不起的,一个是金大善人,另一位是谁呢?
说起另一位可了不得,那可是一位快意恩仇的英雄——王宝,江湖人称“瘟神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