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杨汉知道他当时喊的祖父不可能是杨显仪,因为自己毕竟不是杨武文,他是来自后世的杨汉,他喊的只能是后世的祖父。但杨朝岳不知,阴差阳错之下,才保住了自己一条命。杨汉心情复杂,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了。
他明白,那个魁梧硬朗的武人“祖父”杨显仪救了自己一命。
芽儿说,杨朝岳虽然放过了自己,但却命那两名亲兵守在院门处,不准任何人靠近,也不准自己出去一步。
总算听到了自己期待的。千般努力,只为此啊!
杨汉重重的松了口气,虽然一波三折,但总算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因为他知道主母派来的人,不管是马管事,还是牛妈妈,还是别的仆人,让他们欺负傻子杨武文可以,但面对上过战场的士兵,就胆气不足了,往往一个冷漠的眼神就能让他们打个寒颤。更别说,杨朝岳的亲兵可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兵器更是不离身,普通人哪有不胆颤心惊的。
杨汉还是从杨武文的记忆中知道这些的,这些亲兵是杨显仪生前一手训练出来的,跟着他上过战场,杀过吐蕃来犯之兵。杨显仪虽然对儿子杨朝岳不怎么满意,但毕竟是亲儿子,还是给他配了几名自己训练出来的亲兵。
正是因为知道这点,杨汉才想出了这个计策。杨汉摇了摇头,杨朝岳自诩为文人,也一向以儒家子弟自居,但他却不知道自己骨子里还是个武人,一旦遇到让他失去理智的事,他第一反应不是从文人的角度,而是用武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一点,还是杨朝岳自己告诉杨汉的,因为杨汉从杨武文的记忆中看到了祖父杨显仪战殁后,杨朝岳曾带兵发疯一般的向吐蕃境内进攻,只为了给亡父报仇。
当时他可没有文人的儒雅,只有武人的疯狂不要命。
所以杨汉想出了此计,那就是激怒杨朝岳,拿他最在乎的事情激怒他,除了祠堂杨汉想不到别的了,实际上对所有家族来说供奉祖先灵位的祠堂都是逆鳞,没办法世界上没有比华夏民族更信仰尊敬祖先的了。
杨汉当时设想的是,得知自己对祠堂不敬后,杨朝岳必定会失去理智。然后本能的用武人的方式解决,狠打他一顿,将他关押起来。这样,间接的就将主母的威胁隔绝在外,杨汉就有了一层保障,也就有时间寻找逃离出去的希望。
但可惜计划虽好,却低估了那个女人,差点就没命了。
杨汉现在不能动,只能安心养伤,据芽儿这两天的观察,真的没有人来窥探了,这让杨汉松了口气。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这些天,除了吃送来的比之以前还差还少的食物外,他跟芽儿就靠他从祠堂偷来的食物为生,不然两人非饿死不可。
半个月后,杨汉身体还是很痛,可见杨朝岳愤怒到了何等程度,下手太狠了。但他不能等了,他要重新出去,因为他偷来的食物昨天就吃完了,靠送来的食物,他跟芽儿很可能会饿死。
这日,杨汉出去了,芽儿一个人坐在门槛上,双手托着下巴盯着墙壁,眼睛一眨不眨,片刻后又抬头看看太阳,然后又转向墙壁。
走在街上的杨汉不知道的是,把守在院门外的亲兵仅仅过了几日就发现了送来食物的猫腻,当时两人面面相觑,望着比猪食好一点的食物,自然也猜到了杨汉不受主母待见,受了虐待。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的任务本就是把守院门,别的不归他们管,加上主母亲自出面,送给他们一人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在世面上怕是能兑换到三十贯钱,就此收买了两人。
两人不敢违抗杨朝岳的命令,放任何一人进去,但却对主母的动作手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人想着就算被杨朝岳发现,两人也可以推脱不知情。
当然,主母的丹药是不断的,依然是半个月送一次。杨汉当时望着丹药,心中长久以来积攒的戾气与杀气弥漫。
杨汉拖着伤痛的身体走在街上,身体非常虚弱,疲惫饥饿的眼前发黑。杨汉知道要想尽快养好身体必须补充营养,可是他没钱,望着闻着各种吃食香味,杨汉肚子咕咕叫,却只能强迫自己转身走。
突然,杨汉发觉有人在身后拽自己的衣服,是一个男童,还没芽儿大,杨汉有点眼熟,恍然想起来是近二十天不见的小乞丐“小四”。小四好似颇为的兴奋,拉着他让杨汉跟他走,最后杨汉被小四带到他们寄身的破庙。
一进入庙中,一群大小乞丐就簇拥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童上前,小女童懵懵懂懂的给杨汉磕头。女童小小的身子顶着一个大大的脑袋,显得眼睛极大,明显的营养不良,实际上这里所有的乞丐都营养不良。那个最大的乞丐认真的对小女童说:“八妹,他就是恩公,就是他的钱救了你。”
“哥哥。”女童睁着懵懂的大眼睛,叫了一声,马上被大乞丐阻止,说道:“八妹,要叫恩公。”
“别,我比你们大不了多少,叫我大郎或者汉哥儿吧。”杨汉连忙阻止道,恩公太别扭了。况且他当日说过,他虽然给了他们钱,但实际上也从他们这里买回了东西,他们可能不懂,但杨汉知道他买回了安心,不然他会因为漠视女童死去而一辈子良心不安。
有乞丐给杨汉搬来一块石头做凳子,小四很机灵的搬来一块木板垫在上面,杨汉看了他一眼,上次他就觉得这个小乞丐有点不同。上次他来时,发现只有大乞丐与他两人没放弃,一直在街上乞求,还有扶着他时明明累的气喘嘘嘘,却不肯放手,小小年纪就有股韧性,而且杨汉给了他一只鸡腿,他不舍得吃,却带回来给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