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宋华阳每天都很忙碌。
大年初九,新年第一天上班,宋华阳接到厂里的正式通知,让他到厂部去报到。
厂里各个部门一路为他开绿灯,不到半个小时他的入职手续就办好了。
宋华阳从一名职工家属,正式成为三花食品厂的领导,任改革创新小组副组长,改革创新小组具体执行人,享受正科级待遇,配备独立的办公室。
直系上级是曹主任,下属组员?没有。
严格来说,改革创新小组就宋华阳一个人。
之前杨厂长虽然说组员是各车间主任,但人家主任都是正处级,人家能跟在一个正科级外聘领导的屁股后面转?笑话!
从得到这个任命开始,宋华阳就知道这是个坑。吴部长后来也善意的提醒过他,但是他并不在意。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道理宋华阳还是很清楚的。
你叫我一个人搞改革,我就天天要你买设备;你找我要新产品,我就找你要研发资金。
反正,没钱就什么都干不了。
一来二去的搞了几天,杨厂长也烦了,干脆懒得理宋华阳。
宋华阳也不去理会杨厂长,他对这种状况还是挺满意的。
二十一岁的正科级干部,说出去多有面子啊。就算大学毕业分到厂里,起码也得熬几年才能到这个位置吧?
正科级,一个月八百块的工资,比老技术工的工资还高一百块!虽然当时厂里已经快揭不开锅,每个月只发百分之五十的工资,可那也有四百块呀!
什么都不做,一个月白拿四百块钱,那不是像捡钱一样吗?加上他妈妈每月拿到手的三百多块钱,母子俩一个月收入接近八百!
在95年初的东滨市,这个实际收入已经算是中上等了。很多厂都已经几个月都发不出工资了。
另外,宋华阳还得了一间独立办公室。这样他就不用窝在他家的那个小房间里做自己的事情了。
拿着厂里的工资,吃着厂里的免费工作餐,坐着厂里的独立办公室,
宋华阳却天天想着自己的事情。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挺不地道的。所以,偶尔也会主动去找杨厂长,让杨厂长安排时间培训一下。
杨厂长后来是见到他就烦,哪儿还有心情听他做培训呢!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
这么一来,宋华阳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不是我不做事,而是你不让我做。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我就做我自己的事了呗!
“脑袋一拍就做决定,现在想后悔的来不及了吧?杨厂长啊杨厂长,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有时候,宋华阳也会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喝茶,一边回想大年初一的那些事情,想着,他就觉得好笑。
更多的时候,宋华阳都在埋头苦干。
他用三天的时间,把自己重生计划中关于95年第一季度的任务反复仔细的研究了几遍,部分不完善的细节,他又重新核准了一下。然后他又到各地实地考察了一番,看看这一辈子和上一辈子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
上次去省城找江慕青的时候,天气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他的计划差点落空。随后,草丛里又跑出一个什么涵宝儿,以至于他被动的去做了什么唐装的生意,差点把启动自己都赔进去了!
这回可不能做那种冒险的事情。当初的启动资金,不过是几千块钱而已,就算赔进去了他还可以另外想办法。
然而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大买卖,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万一出点差错,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每天,一步步的思考,人,事,物,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很好!
过完年,二月初一的上午,他就要开始执行计划的第一步。
年前同学聚会的时候,老班长李福胜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以后的社会,将是一个商品大爆发的社会,只要掌握了足够的销售技巧,有足够的人脉,那么赚钱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但是,什么是技巧?什么是人脉?什么样的人是可以着重培养的人才,这些东西可不是书本上的几个概念,几个口号就可以说得清楚的。
再者说了,很多人都曾经生活在伟大的时代,但是大多数人依然在大时代里庸庸碌碌的过了一辈子。可是相反的,对于那些善于创造机会的人来说,即使最平庸的时代,也可以逆势而行,创造属于自己的伟大时代。
所以,关键不在于时代,而在于是否能洞悉身边的人和事。
就拿宋华阳看中的黄五仁来说,这个人原本不在宋华阳的计划之内。他没读过什么书,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相反的,他之前还做了很多为人所不齿的丑事、坏事。
但这都不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愿意改就是好事。
宋华阳看中了黄五仁的伶牙俐齿、油嘴滑舌,看中了他身上那种蛇一般的韧性。同时,在李叔哪里的时候,宋华阳也看到了黄五仁的正义感和机智勇敢。
这些特征,都是作为一个优秀销售人员的基本品质。有了这些东西,再请高人指点一下,那就能成就大事。
相反的,像老班长李福胜那样,根本没有优秀销售人才的基因,就算有再好的老师教他,他也很难在这个方面取得成绩。
这就是所谓天赋的问题。
现如今黄五仁学成归来,心甘情愿的要跟着宋华阳一起打天下。宋华阳跟他讲了一些发展规划之后,就派他到一家砖瓦厂去应聘销售专员的职位。
很快,黄五仁凭借在南方学到的知识,赢得了砖瓦厂领导的青睐,成为砖瓦厂的一名副科级销售主管。
算是为宋华阳的计划打响了第一炮。
没错,宋华阳的第一桶金,就是要从95年开始大火的农村自建房**中捞到。
改开之后,人们吃饭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全国大部分农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那个时候,农民手上还没有什么钱,因此没什么人会想到给自家盖新房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也是在开了砖窑赚了钱之后才敢给自己盖房子的,那应该85年的事情,那个时候也只有孙少安那样的能人能盖新房子。而更多更多的人,依然只能在祖辈留下的破烂房屋里安身。
到90年左右,因为农副产品的增值和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有钱的农村人逐渐多了起来,因此陆陆续续的有人开始拆掉自己家的老房子,盖起漂亮的新楼房。
其实说漂亮也还有点过头。
那个时候,能盖漂亮房子的人还很少,多数人家的新房子,只是用黄泥、黄沙和石灰混合的三合土垒起来的红砖房,很多房子的外墙也没有刷水泥,只是裸露的红砖墙。
而内墙也只是黄沙加石灰混合的白色沙泥简单的粉刷一下之后,再刷上一层白色的石灰浆。
只有从墙脚往上一米高的内墙,才会用水泥粉刷,这称之为卫生墙。
因为水泥是灰色的,耐脏。当然了,做卫生墙更重要的原因是,墙脚湿气重,用沙子粉刷很容易就会坏掉。
至于门窗家具什么的,买的人就更少。多数家庭是把房子盖起来之后,家里就一贫如洗,只剩下一座并不漂亮的新房子。
90年之后到95年这段时间,南下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那些赚到钱的人,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盖一栋漂亮的房子。
所以,从95年春耕之后,东滨市周围几十个乡镇就掀起了热火朝天的拆老房、盖新房的盖房子大**。
宋华阳查过相关资料,事实上那时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在建房子。而城市则相对安静一些,城市里很多工厂的工人放不下面子,宁愿守在厂里挨饿,也不愿意到南方去打工。
这种情况,和后世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相比,形成鲜明的反差。
当时的那种农村自建房**,可以说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第一个安居工程**。从古代到95年,我国还没有出现过那么集中的建房**。
因为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所以很多房子都会在正面最显眼的地方,用瓷砖条拼出建房子的年份,比如大写的一九九五,或者具有艺术感的1997,
直到后来,建房**结束了之后,还有很多人会延续这个传统,所以房子上也经常会见到等字样。
但实际上,到了2000年以后,受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冲击,在农村盖房子的人逐渐减少,有钱人的首选是到城市买商品房,其次才是在老家盖房子。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看出来,农村基本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盖个房子在农村也不会有太大的用途。
宋华阳要做的,就是趁着盖房**的那几年,赚到自己重生后的第一桶金。
重生之前他就算过,仅东滨市周围的乡镇就有三十三个,每个镇、包括镇周围的自然村,按照一千户来计算,实际上远远不止。那么三十三个乡镇就是三万三千户。
按照当时的概率,如果有百分之六十的家庭在那个时候盖房子,那么盖子房子的就有两万户左右。也就是说,东滨市周围会有两万栋新房子陆陆续续的建起来。
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红砖、水泥、钢筋、木材四大建材,将成为这个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
其余的,像比较高端的家装建材、小五金、玻璃等,属于这个市场的第二收入来源。
再往下,也就是家具和电器。这两项在当时也还算是高端消费,买的人比较少,买的品种也不多。
后面两项,因为利润小,又琐碎,所以宋华阳不打算做。他要做的是当时最紧俏、最赚钱的四大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