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个月中旬之时,夏伯出兵三万,号称十万,大战三十万青州黄巾军,大胜。
此战,夏伯先锋大将彭炳阵斩北海黄巾渠帅管亥,俘虏八万有余,斩首、炮毙、死于箭雨等加在一起约万人。
此战之后,孔融坐在北海城内,也不处理政事,中门大开,整日喝酒。
数日后,夏伯大军攻略北海,有人争先恐后投降并打开城门引夏军入城。
据说,夏军进攻之前,就有人劝孔融早做打算。但孔融却神色不变,依然我行我素,大笑饮酒,并说:“如今时代变了,天下也变了,今日老夫就要坐在这里,看一看这北海城到底是怎么被攻破的!”
孔融自己不怕死,可是却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怕死!
但是,只要孔融还活着,只要孔融还没有带头投降,那么那些接受了孔融恩惠的人,就不好意思投降。不然,名声就臭了。
这就好比大明朝都城陷落的时候,崇祯死在了里面,自尽而亡,他死了之后满清的军队就打着为崇祯报仇的名义进来了,地方大儒们就可以纷纷投靠了。
在法理上,地方大儒这么做是没问题的。
天地君亲师,这是儒家的世界观,是儒家最基础的世界观。君父还在亲人、老师之前,仅在天地之后。
所以,我为了给君父报仇,主动和满清合作,这叫大节无亏。有一个说得出去的借口,就行了。
起码,在儒家的世界观里面,没有问题!
至于说夷夏之辨的问题,呵呵,自从元朝之后,夷夏之辨就不再是问题了。
而如果当时崇祯活着离开了都城,那么所有崇祯朝的进士老爷,只要还要脸,只要还想在士林混,就不能投降。
在崇祯死亡之前直接投降满清,或许自己能当上大官,但是子子孙孙,都将自绝于士林,这也是潜规则。
(洪承畴那么大的官儿,照样被宗族给开除了族谱,就是因为他名声太臭了。崇祯都给他死后加封了,结果忽然怕死变成了大汉奸。)
所以,倒不是真的有很多人关心孔融的死活,而是孔融逃跑之前,他们如果逃跑或者投降,那名声就彻底坏了。
不仅仅他们自己的前途会受到影响,宗族在得知此事之后,也会把此人开除出宗族。
对古人而言,被宗族开除,是一件非常痛苦、非常丢人、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的事儿。
片刻后,北海城门主动被打开,看着这一幕,孔融冷冷一笑,就骑上祖传宝马,带着原本春秋,二话不说就开始跑路了!
这样一来,他就是城破之后才跑的,这样对名声、对个人气节、对家族声望的影响,就可以降到最低。
“太守,你不要家人了吗?”
忽然,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传来了一句话,听上去就不怀好意,显然也是被孔融硬要气节的行为给气坏了!
你孔融要气节,不提前逃跑,却提前准备好了逃跑的宝马、宝甲、神兵,城门一破,你就骑上宝马迅速逃走,日后就算传出去了,士人也只会夸你孔融有勇有谋。
逃命还能逃出有勇有谋来了?
虽然听上去很荒谬,但考虑到对象目标是孔融,那就很正常了。因为孔融让梨,其实就是一个很不符合儒家价值观但是却被大肆宣扬,最终给孔融扬名的故事。
孔融让梨,看上去很符合儒家价值观,讲述的是小小年纪的孔融主动把大一些的梨子、好吃一些的梨子让给兄长们吃,自己吃小梨的故事。
看上去很正常,传播出去之后,士人们也都说孔融的行为,很值得学习,从小就是个神童,看上去就像我儒家下一代扛把子……
但是仔细一想,你孔融年纪小小就让梨了,那你的兄长是不是很不懂事?他们的年纪都比你大,可是却不懂得谦让,却不懂得让梨。
用兄长的不成器、用兄长的不谦让来衬托孔融的懂事、成熟,这真的符合儒家价值观吗?这真的好吗?
这一点都不符合亲亲相隐这一条儒家基本原则!
亲亲相隐虽然有适合和法律冲突,但是人们都认可啊!
而本土士人关上门之后,只会恶心的想吐:你孔家真牛,这么小的时候就开始搞大宅门里的那一套了,就开始打压庶子提拔嫡子了。
不愧是孔家,不愧是圣人后裔,在嫡子四岁的时候,就不惜以毁掉其他庶子名声为代价也要给嫡子吹捧出来一个天大的好名声!
(古代很多时候,名声比命还重要,不能用越黑越红的理念去评价、理解古时的名声。)
恶心!
厉害!
但值得学习!
“太守,为了活命,你这是要抛妻弃子啊?”
听到如此阴阳怪气的评价,孔融精神力横扫四方,却根本就没有找到声音的源头。
“哼!无胆鼠辈,安敢辱我?”
“更何况夏伯向来以仁义著称,又岂会为难我的家人?”
说完,不管其他人怎么阴阳怪气,孔融就骑着宝马头也不回的跑了。(历史上孔融也跑了,家人被袁谭给抓了。但考虑到孔融的地位,袁谭八成不会为难孔融的家人。)
孔融灰头土脸的离去了,然后就有人把最后一刻的对话传扬的到处都是,让孔融极为愤怒却又如何奈何,连带着就把夏伯给恨上了,甚至就连前来营救他的刘备,也没给好脸色看。
因为如今的刘备正和熊岩打得火热,平原县都不战而让,直接被熊岩给和平接管了。
然后,刘备就驻扎在北海郡的边缘,还经常前往北海郡内实地观察熊岩的内政、军事等各个方面。
越是研究、越是了解,刘备对熊岩和大夏的感悟就越是复杂。
大夏很看重底层百姓,大夏对百姓一视同仁,大夏从未给世家、豪强任何特权。
这些,都是刘备想要做到但却无法做到的!
而熊岩的治乱循环系列丛书,刘备看了之后,更是惊愕连连,时常被吓出一身冷汗。
作为一个刘姓宗室,刘备是讨厌熊岩这种超级反贼的!
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刘备对熊岩这种一视同仁的魄力和极其强大的基层管理能力,还是非常羡慕的。
刘备的态度,影响了关羽和张飞。
所以到了后来,三兄弟就经常组团儿在熊岩的地盘上游玩,时常和彭炳、楚风、叶凡等人战斗。
到了后来,连其余超凡者,有空的也都过来讨教几招,增加点儿战斗经验。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第六个月结束的时候,此刻已经是194年五月了,曹阿瞒开始屠徐州了,陶谦则是派人到处寻找援兵,刘备也接到了陶谦的要求,这就打算前往徐州。
今天则是刘备和麾下兵马离开的日子。
这一天,叶凡楚风都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是这段时间和三兄弟不断交手,所以有了些许交情,如今特意过来送别。
但只有二人才知道,他们是想看一看,这一次会不会把徐州的地图给刷新出来。
这要是能刷新出来,那不就直接从一郡之地,扩大到了一州之地,那可就厉害了!
只可惜,这一次左看右看,都没有新地图刷新出来。
就在叶凡和楚风跟一块望夫石一样,对着刘备离去的方向日思夜想的时候,林二则是来到了熊岩居住的地方。
“我可能有一个大发现。”
闻言,熊岩先是看了看林二,然后就点了点头。
林二是何许人?
他是灵气复苏之前,就达到了恒定的人。
入定、常定、恒定,这是入定的三个层次。
所谓的恒定,指的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无论是白天睁着眼睛还是晚上睡着之后,身体都处于入定状态。
这样的定境,才叫做恒定!
常定的极限,便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恒定之人,在外人看来就和没有感情的家伙一样,一直冷静,一直冷漠,甚至从来没有表情波动。
如果你看到他笑了,那八成是装的!
灵气复苏之前,林二就有一定几率直接在现实中诞生精神力,就是代价有点大:那时没有天地灵气,也没有灵气晶石或天材地宝,所以那时突破大概率就只能抽取身体之中的营养,然后营养不足,肉身化虹而去。
最终,在临死之前觉醒精神力,看到了新世界,可是肉身已经崩溃了。
这就是林二当时老是觉得突破很危险的原因,他要是突破,那就等于自杀。
后来灵气复苏了,林二也是第一个诞生精神力的,如今得到了儒家传承之后,更是直接融会贯通,早早的达到了大儒之境,说他是如今大夏精神力第一人,毫无问题。
所以,林二说自己有大发现,熊岩是信的。
而心里则是忍不住回忆前世,前世的时候,林二搞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果了吗?
好像没有啊?
还是说前世之时,自己级别不够,所以不知道林二到底搞出了什么大新闻?
亦或者说自己的前世记忆有缺陷,根本就没有林二未来的成就?
还是说今生林二的轨迹不一样了,所以他的未来成就也不一样了,他发现了一些前世并未发现的成就?
虽然只是一瞬间,但熊岩的脑海里却浮现了至少十几种猜测,表面上却还笑呵呵的冲林二点了点头。
“院长,你是知道我的,我在灵气复苏之前,就一直在追寻超凡。我小的时候身体不好,先天不足,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我活不过十二岁,可能这也是我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原因。”
后来嘛,林二发达了,也从没想过要追寻亲生父母,如今如果想要找寻亲生父母的话,应该是小菜一碟,但林二还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实际上林二的父母早就被楚轩查出来了,还暗中照顾了一下,虽然没有特意嘱咐,但却已经有人暗中保护他们安全了,足以保证他们不被其他人欺负。)
“后来,我被师父收养,跟随师父一起打坐练气养生,还学习了中医、气功、现代生物学,慢慢的我活过了十二岁,也活过了十八岁。师父去世之后,我还去了大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还去了国外,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知识……”
絮絮叨叨的回忆了过去,熊岩却一点儿都不觉得烦,因为他有预感,林二这家伙这一次可能有了了不起的大发现!
“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所以我学习传统知识的时候就更用功了一些,再加上我也有些天赋,所以后来自己治好了自己的先天不足,也拥有了一些不算特殊的特殊能力。”
比如催眠!
那时的林二,催眠能力直接达到了东瀛小电影里面催眠师的地步,可以做到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催眠一个人,然后为所欲为。
只不过当时的林二,只对为富不仁而且没有大后台的家伙这么做,直接让他们自首、自杀,很多小老虎都因为他而落网……
“所以,我很久之前就开始追寻超凡,追求长生。”
彭炳是打遍地球无敌手之后,开始探寻长生,他利用科技统合大夏传统功夫、东瀛刀法、某国的拳击、某国的柔术、某国的瑜伽、某国的自由搏击……
而林二,也早早的开始了追寻长生。
“实际上,历朝历代以来追寻长生的人都不在少数,而当代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极其充沛,追寻长生的人更多了。”
在古代的时候,你想追寻长生、研究长生,一定得是有钱人,起码也得是那种县城里最有钱的人才行。
不然家底稍微薄一点,没两年家里的钱就花光了。
而现代社会,只要能吃饱饭,只有能小城市财富自由,就可以追寻长生、研究长生。
物流行业那么发达,你就是想要国外的稀奇古怪的东西,也能直接买到。
“我就研究了一下历朝历代追寻长生群体的所有想法,这些想法绝大多数都是不切实际的,都是虚妄的,都是吹牛胡扯的。”
“因为我是个道士,所以我所学比较庞杂,风水学、奇门遁甲、算命、看手相、星相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符箓派、存神观想……”
“当时,我自己就有一个猜测。”
“我先假设明朝之前,确确实实存在灵气。而当今之世,并不存在灵气,那么灵气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了?”
“然后我搜寻古籍,最终提出了一个猜想,刘伯温斩龙之后,灵气就消失了。”
“然后我就在想,刘伯温斩龙到底是怎么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