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百态,众相万千。
天生有人情感显豁直露,易于分辩把握;有人深沉含蓄,须从言语词句间细心品味。
元侃身子还未来得及全转过来,便听到身后之人复又开腔一声喝喊,脚下一惊,心底不免腾起一抹哀怨。
不情不愿地扳过身子垂头面向赵匡义,却又不知在哪个瞬间迅速堆起一脸孝敬,佯装虔听:“父亲可是还要关照甚紧要之事?”
“嗯!朕非但给你延了审案时限,还给足了你整整俩月。
这于你是利好,却也难免招人口舌。
这样吧,传朕口谕——”
颔首听语的元侃在听见这样两句话,心中咯噔一记沉下半截。
这横生出的棘手枝节,已令他今晚进宫的初衷全打了水漂,不甘愿的神色随上浮起。
“父亲是要儿臣带话么?”
“正是。这话也只有你去最妥帖。”赵匡义微眯起双眼,平静说道。
“如若非儿臣去不可,那父亲多宽限的两月还有何意义?”元侃强抑胸中委屈,试图反抗道。
“汴梁城顺天酒楼一案,牵扯人命十余,涉案之面甚广,线索千头万绪,祸手嫌疑众多。
你作为开封府尹,在案子期限内毫无进展结不了案不说,如今又凭白宽限出两月,于百姓旁人来说,总需有个令人信服的说辞。
朕斟酌下来,若你自今日起至中元节的两月内再结不了案,此案即直接交由赵元佐办理。”
元侃听罢,适才好不容易才抑制下去的火气,此刻噌得一下不点自燃,直从腹腔窜至胸膛喘息起伏。
元侃望着赵匡义枯井无波的面容,双眉紧蹙。
心中细细琢磨起官家紧随其后的说话,以及对他和元佐一左一右牵制的手段。
明面儿上已松口延缓了审案的期限,暗道里却又将他与元佐不动声色地放在了夺储这座天平的两端,动不了、挪不得,切切实实地将他刚刚才燃起的一点希望又扑灭了彻底。
官家口谕还是被元侃原封不动地捎至元佐身处。这样一条不好不坏不惊不喜的消息,于不同人来说,便是冬天响晴与夏日艳阳的区别。
元佐前日从宫中退出之后,以为父子之间说过的话、争过的口舌,让二人间仅存的颜面抓破得彻底。
殊不知,同样是在初夏燥热的这个午后,从廊下尽头、树干阴蔽处远远迎来的,竟是那日在开封府衙与自己针锋相对的三弟元侃。
更未料见的,还有他亲身带下的官家口谕。
微躬身躯的元佐,听罢元侃口中念词,满脸惊愕。
不晓得是不是微风拂过枝叶,挡住了元佐半边侧脸的光线,还是元佐看到元侃这个不速之客到访,还未安定下来的心绪,此时瞧在元侃眼中的元佐,显出了不一般的喜忧之色。
“恭喜哥哥荣升大理寺卿,一掌实权!”元侃见眼前安静无声,主动打破尴尬道。
先不管此话是不是虚情假意,光元侃这句话中的奉承意及酸腐味儿,已然让元佐听了真切。
元佐轻轻直起身子,对上元侃皮笑肉不动:“三弟今儿这个来回可是劳烦了!为兄也不懂父皇此举何意。”
元佐说着说着,向前欺近了两步复又说道,“三弟刚从宫中出来,想来父亲定是与你说白了,为兄恳请三弟指点一二。”
“哥哥真是说笑了,我不过是进宫请安,父皇就颁了这道口谕,让我速速转告哥哥。”元侃淡定接上对面故意抛来的难题,一脸谄媚道。
元佐微微一笑,倒是无话。
“哎!我不过就充作个跑腿的,哪有哥哥好命,父亲先想到的可还是您!”见其不应,元侃复又加了把柴。
“三弟谬赞。三弟你说,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