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堪堪便要满三年了。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同样发生了许多事情。
在朝廷方面,大梁与北元间的摩擦越来越加剧烈的,时不时的就会发生一些小冲突。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个国家都已经做好了大战一场的准备,且这战事随时都可能爆发。
于此同时,交趾大理一类的小国,也借机在南边挑起了些许战事。只不过,很快就被牛国公、南安郡王带兵狠狠的教训了回去。
还有就是现下圣人年纪如今越来越大了,处理起朝政来不免有些心力不济,于是许多权利便慢慢递交到了太子的手中。
大臣方面,因为牛老太师的离去,原本的几位阁臣位次都依序上升了一名,然后就是原江南布政使杨胜杨免入了内阁,升任为户部尚书。接着便是刑部部尚书陈阁老病故,工部冯尚书年老致仕,最终分别由吏部左侍郎钱侍郎、南户部韩尚书替补。
至于之下官员变动便更加的频繁了,就连林如海也顺势平调入了礼部,成了礼部右侍郎。
而贾琏自己,也同样经过了两次升迁。因为他是还处于低级官员的程度,再加上圣人的有意提拔,他的升迁比想象中的还要更快一些。
贾琏先是在刚刚入仕的当年年末,因为关于土地改革初步完成的缘故,他因功被升为了从五品侍讲学士,并入选詹士府充当辅丞一职,实际上也就是给几个年幼的皇孙充当老师,其实还是比较清闲的。
然后便是前不久,在三年一次的朝廷大考中得了上等,再加上前两次的考评全是上等,恰吏部出了空缺,他便在自己外祖张阁老张阁老的照拂下,再次被升迁为正五品考功司郎中这才真正忙碌了起来。
今日已经到了腊月初八,也算是一年年末的时候。正所谓“过了腊八就是年”,只要这一天一结束,无论是在地方的县衙、府衙还是布政使衙门,还是京城里的六部、督察员、大理寺等所有机构,都要封印关门了。
从这一天开始,整个大梁朝所有官员无论是大是小,都要经历一个长达五十多天的年假,直到明年二月初二后才会正式开衙。不过相对的,这一天杂事也最多。
经过了三年的历练,贾琏已经逐渐的成熟起来了。虽说他明面上的年纪只有十七,可加上前世的那些经历,无论在那些方面比起那些比他长十几二十岁的官员来的差。
但也有一句话就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就连孔老夫子都说人“三十而立”,一些人依旧免不了因为他的年纪对他有些非议。特别是初入翰林院的那段时间里,竟然到了无人愿意同他交往的程度。
但贾琏依旧凭借着付出比别人多很多倍努力,在经历了一段万分艰难的时光,在朝廷当中稳稳的站住了脚步。
只不过,此时的贾琏正呆在吏部考功司衙门中,紧蹙起了眉头,很是有些为难,脸上很是有些疲倦。
一来是年末的缘故,朝廷中的事情很是忙碌。而来他现下身份不同了,每日都要早期上早朝,很是有些不习惯。
特别是今日一早大朝会上,他负责将朝廷这算年来关于土地改革的事物对这重臣做一总结,一讲便是过了好几个时辰。接下来便是吏部内部的年终大会,又是要花费半天的功夫。然后贾琏自己还要交起考功司的所有官员,再次进行一次总结,然后还要将一些要找两位侍郎出进行交接。
可以说,贾琏是整整忙碌了一天。就算到了中午,也没来得及回去吃饭,只是早早的在吏部吃了点,便继续工作。
可即便在忙,贾琏的内心还是很充实的。
细说起来,他入这吏部才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却已经真正的接受到了权力的正中心。
吏部成为六部之首,六部中最是为高权重。而吏部考功司,实际上就是对官员的业绩进行考评,分为月考、年考,三年大考和六天大考等,可以说是天下官员最畏惧的部门。
考功司郎中只是正五品的官职,当然不可能管理到所有的官员,不过但凡是京官五品及五品以下,地方官四品及四品以下都有着强力的约束作用。
详细的来说,地方上的一个知府,掌管这数十个县以及几十万人口,也不过才正四品的大小。至于知府之下的官员,更是数之不尽。
而这些而官员们做事,总免不了出些错处。只要他们有把柄,其会不会被罢免否完全就是考功郎中的一句话。同样他们有了功绩,能不能升迁,也同样是考功司说了算。
可以说,在那一位尚书和两位侍郎不插手的情况下,贾琏这个考功司郎中,以及手下的一个员外郎以及四个主事还有十几名低级官员,几乎就把持这朝廷中数千名上万名的考评及具体的升迁或者罢免调任,真正算得上是位高权重了,只在文选清吏司(负责具体官职任命)。
从贾琏坐上这个职位的第一天开始,便开始接收到了重重的考验。不但往日里的应酬一下子便多了好多倍,而且各种投递拜帖,送礼的事情也源源不断了起来。
此时的贾琏也总算明白了权利的动人之处,因为只要有了它,便意味着有了高人一等的地位。随着权利而来的,自然便是贪腐问题,便如贾琏的前任,就是因此而落马的。
还好贾琏本就是有钱的,多年积累下来的银子可以说是十辈子都花不完,如此他才勉强保持住了一颗本心,未曾堕落下去。
只是权力的考验比较容易,钱财的诱惑也不算什么,但是来自亲友的请求,纵是贾琏也不能完全免俗。
就比如眼前的手里的这张帖子,是他的叔父贾政昨日才递过来的,其中的大意便是向贾琏推荐一个人,让贾琏帮忙安排个官职。而贾政所推荐的这个人,在红楼中也算是大大有名的,这人便是贾雨村。
贾琏望着着帖子,心中不免很是有些感慨:原著中的惯性真还不是一般的大,虽说因为他的存在,已经被改变了许多,可还有许多依旧是是按照原本的轨迹继续往下发展的。
就比如红楼中的四春依旧全部齐了,宝玉、贾环等也同样都有了,就连贾敏,依旧同原著般生了一个病弱的男孩,可即便贾琏再努力,仍旧是未能挽救其性命。就连贾敏也因此深受打击,身体越来越差了。
而这贾雨村,即便因为他的缘故,虽未曾进入林府给黛玉当过老师,可依旧同贾政搭上了关系。
事实上,前不久贾雨村还曾拜见过贾琏,贾琏虽然耐着性子见了一面,却对他的请求没有做什么明确的答复。可没想到这才没多久,贾雨村便又找上贾政了。
自从三年前贾珠中进士被点位巡按去地方之后,为了不影响贾珠的仕途,贾政便退了下来不再当官。说到底,贾政便不是那当官的料,做了二十几年依旧不过是个正五品,和现下的贾琏同级罢了。
否则关于贾雨村的事情,贾政自己就能够处理了,也不会找自己了。再加上两人的关系,因此贾政的请求贾琏无论如何都不好去拒绝。
贾琏努力回想着贾雨村的履历,贾雨村是在十多年前中的二甲进士,只是未能入选翰林院,但他依旧只用了短短九年时间,便成了知府,这升职速度不可以说是不快。而且他在任上做出过不少的业绩,的确算得上是个有能力的人。
至于他罢官的原因,在贾琏看来的确是有些冤了。起原因便是因为年轻气盛,得罪了上官,被上官找了个理由,罢了官职。还有他为人略有些贪酷,但这并不算大问题。
若是其他人也就罢了,以这样的资质贾琏定然会安排个很是不错的之位,就算官复原职也不过分,可偏偏这人是贾雨村,令贾琏非常不舒服。
前世读红楼的时候,贾琏便对贾雨村十分的讨厌。因为里面记述着多件关于贾雨村违法乱纪,谋财害命,知恩不报的事情。虽然这些事情此时的贾雨村还未曾做过,但已经足够让贾琏迟疑。
犹豫了许久,贾琏最终还是挑选了一个正五品的桂州知州,并差人送往了文选清吏司报备。对这等小事来说,只需要同自己的同僚文选司郎中说一声便可,根本就不用像几位上官通知。
虽说贾琏看在贾政的份上,给贾雨村谋略份差事,可实际上也没安多少好心。
正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他给贾雨村选的这个知州虽然不是附郭京城,可却是在省城。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城里面,贾雨村头上连骑着正四品知府,还有从二品左右布政使三位直接管束他的正印官。再加上省城中其他的高官也不少,可以说贾雨村是很难做出政绩的。
更重要的是,明年要调任到广西真正主官广西左布政使,恰好是贾雨村曾得罪过的那位上官,只不过明年年后才会真正宣布罢了。他到时要看看贾雨村能否逆天,在这位老主官的手下生存下来。
而且贾雨村就算改了性子,过了他原本主官的那一关,还有贾琏亲自盯着。但凡贾雨村似原著中一般干出了那种荒唐的事情来,贾琏少不得亲自下手将其解决掉。
只不过,无论贾雨村还是贾政都不知道其中的内情。毕竟贾雨村从未的罪过贾琏,那能料到自己会遭这无妄之灾。这桂州知州又是位于省城,听起来最是光鲜,想来无论是贾雨村还是贾政都很是满意的。
贾琏花费了老大的心思,总算将贾雨村的事情给解决掉了,这才大大的松了口气,处理起其他的事务来了。
等到了晚间,吏部的大门彻底落锁之后,贾琏才带着一身疲倦做着官轿朝自己府邸而去。
只是还为等他走入大门,却被人来了下来。只见来人却是林府的一个管家,那管家一脸哀伤的对着贾琏道:“琏少爷,我家夫人不行了,你赶紧过去吧。”
贾琏听到后,身子不由一颤,眼泪不由一下子便流了出来。虽说他对这事情早就有了准备,可真正发生的时候,心底依旧不免生出了一种浓浓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