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睿是贾珍的表弟,和贾珍的关系很好,而荣国府大房和贾珍的关系也很好,所以,贾珍和贾赦一说,贾赦就同意了,沈夫人、贾母、贾珠也都没有意见。
就这样,宋睿和元春定亲了。
贾珍并不知宋睿和“贾雨村”是同类人,还觉得自己给元春寻了一门好亲呢。
其实,这确实是一门好亲,只要贾珍和贾家能够一直显赫下去的话,那元春的日子定然会十分滋润,可是,若是贾家遇到了什么危难,别说让宋睿帮忙出力,他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好的了。
元春定亲后不久,贾珍便离京了,却是前往江南,担任安徽巡抚一职。
和之前不同,这个职位是贾珍自己求来的,为了得到外放的机会,贾珍动用了不少关系。
当年,贾珍还是四五品的小官时,叶晨曾和贾珍说,希望贾珍去地方上走一趟,了解民生,这样的资历对贾珍将来的仕途有好处。
贾珍知道叶晨说得是正理,便想给自己谋一个知府,历练一下。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先帝驾崩,新皇继位,满清南侵等大事,一件接着一件的发生,令人目不暇接,贾珍被逼上了战场,立了大功,不仅晋封为国公,还被任命为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是正三品的官职,而知府只是正四品,贾珍自然不能外放知府了。
不过没关系,和兵部侍郎平级的地方官有布政使,往上还有巡抚,总督。
兵部侍郎是所有正三品官职中含金量最高的,贾珍若想在并非贬谪的情况下,担任地方官,就只能当巡抚了,可是,当时贾珍还不到三十岁,已经是□□最年轻的三品官了!
于是,贾珍“外放”的想法只得一拖再拖,拖到了如今。
贾珍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做了好几年,虽然没有大功,却也称得上是“尽忠职守”,贾珍也过了而立之年,贾珍便又动了担任地方官的心思。
应该说,现在这位皇帝,虽然逼死了唐元,但对贾珍还是很够意思的,将贾珍当做嫡系来培养。
得知贾珍想要外放之后,皇帝很是支持,正好安徽巡抚出缺,皇帝便让贾珍去了。
其实,贾珍并不想去江南,觉得在江南谋缺难度太大,便想去西北历练一下,瞄上的是甘肃巡抚,觉得比较容易弄到手。
贾珍觉得自己运气真好,却只是因为安徽位于江南,不仅比甘肃富庶,还距离贾珍的老本营金陵很近,无论从那个方面看,安徽巡抚都是一个远比甘肃巡抚要好的官职,罢了。
此时的贾珍,还不知自己的运气到底有多逆天,若非在此时去了江南当地方官,贾珍也不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飞黄腾达,成为人上人……
宁国府人口少,现如今只有贾珍、宋氏、贾蓉、惜春这四个主子,贾珍并不想孤身前往安徽上任,想要带着母亲、妹妹和儿子一起去安徽。
贾蓉好说,打包就能带走,为难的是宋氏,贾敬还活着,宋氏不是寡妇,贾敬虽然不在宁国府,而是在都外玄真观中修炼,但他依然是宋氏的丈夫。
宋氏跟着儿子、孙子去上任,然后将贾敬独自留在京都……这实在说不过去!
贾珍也不放心贾蓉独自一人留在京都,一定要将贾蓉带走,可是如果带走了贾蓉,宁国府中就剩下了宋氏和惜春一对母女,贾珍更不放心。
于是,贾珍只得去了都外的玄真观,想要说服贾敬。
贾珍费尽了口舌,贾敬却是水火不侵,执意要在京都修炼。
贾珍无奈,只得开始忽悠贾敬,低声说道:“父亲,儿子听闻,京中恐有兵变,父亲还是随儿子一同上任去吧!”
贾敬听了,着实吓了一跳,问贾珍道:“你胡说什么……这消息可靠吗?”
贾珍见贾敬上钩了,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很可靠,虽然没有十成,却也有七八成,万一是真的,儿子若是将父亲留在这里,那儿子就是不孝了,父亲,您就从了儿子吧!”
贾珍年纪不大,已经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虽然忽悠不了那些老狐狸,但已经能将贾敬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贾敬虽然一心想当神仙,却也是惜命的,听了贾珍的话,贾敬没有半分犹豫,说道:“为父信你,为父这就收拾东西,随你回宁国府,咱们一家上任去!”
这京中可能有兵变的消息,自然是贾珍胡编乱造出来的,为得就是将贾敬忽悠到江南去。
所以,贾珍和贾敬说道:“父亲,儿子将这消息告诉您了,您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若是让圣上,或是那几位知道了,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呀!”
贾敬险些被吓破了胆子,抓着贾珍的手,连连点头,说道:“我听你的,我都听你的,绝不外传!”
贾珍又说道:“父亲一直在这玄真观中修炼,突然前往江南,儿子害怕别人生疑,父亲还是寻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贾敬想了想,答道:“就说我修炼遇到了瓶颈,想去求真访道,因为路途遥远,恰好和你们一同启程。”
贾珍说道:“如此甚好。”
因为宁国府的五位主子都要离京,宁国府中便无人居住了,贾珍在收拾行囊的同时,令宁国府的管家将宁国府中的古董字画、各种值钱的东西,全都登记造册,放进库房。
贾珍想了想,决定将宁府护院带走了大部分,留下少部分和宁府管事一同看家,并且互相监督。
然后,贾珍去了荣国府,寻贾赦父子说话。
见面之后,贾赦给贾珍道喜,贾珍谢过了,对贾赦说道:“侄儿侍奉父母南下,我们府里便没有人了,还请赦叔多多看顾。”
贾珍来之前,沈夫人就知道贾珍必会来寻贾赦说话,已经对贾赦训过话了。
贾赦按照沈夫人的吩咐,对贾珍说道:“珍儿放心,这京里还有我和琏儿呢!”
虽然现在的贾赦看上去靠谱了许多,但贾珍还是不敢相信贾赦,他来寻贾赦,其实是有话要和贾琏说。
打发了贾赦,贾珍和贾琏说道:“你是荣国府的嫡长子,我离京之后,你便是贾家在京中的主事人了,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你不要惹事,如果遇到了不懂的事情,可以去问你舅舅,也可以去问你岳父。”
贾珍又说道:“政叔和婶子都不在京里,将宝玉和环儿他们留在了京中,虽然珠哥儿和珠哥儿媳妇都在,但你作为荣国府袭爵的嫡长孙,却也不能不闻不问,毕竟,他们都是咱们贾家的子孙。”
贾琏答道:“大哥哥的意思,琏儿明白,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来!”
贾珍笑了笑,又和贾琏说了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令贾琏颇为感动,毕竟,从小到大,除了贾珍,连贾赦都没有管教过他!
贾琏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谢大哥哥的关心,琏儿记下了,琏儿不会给大哥哥惹麻烦的。”
然后,贾琏看着贾珍,低声说道:“大哥哥对琏儿真好……”
贾珍差点起鸡皮疙瘩,却很是欣慰,拍了拍贾琏的肩膀,说道:“琏儿长大了。”
没错,贾琏早已不是当年的纨绔子弟了,现如今,贾琏依然年轻,但已经在官场上混了数年了,和当年相比,长进了不少,更明白了许多事理,贾珍倒不担心贾琏惹事。
继荣国府之后,贾珍又先后拜访了宁国府的姻亲故旧,联络了一下感情,确保京中的各种关系都没有生疏之后,贾珍带着父母家人上路了,走的是京杭大运河。
贾家祖籍金陵,位于江苏省,距离安徽很近,贾珍走水路前往安徽上任,正好经过江苏。
贾珍一家并没有过金陵而不进的想法,而是提前派人打扫好了祖宅,准备在金陵休息几日,正好处理一下各种事务。
到了金陵,贾珍的座船还未靠岸,贾珍便看到了站在岸上,身穿官府,看上去意气风发的林如海,贾珍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冲着林如海点了点头。
林如海是贾家的姻亲,又是应天知府,与公与私,都应该接待贾珍,贾珍并没有觉得意外。
贾敬跟随贾珍南下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避难,贾敬不耐烦和林如海等金陵的地方官寒暄,便在略说了几句话之后,装出一副身体不适的模样。
贾珍只得说道:“家父身体有些不适,我先将家父送到老宅去。”
说罢,贾珍亲自将贾敬扶上了车,派人将贾敬送到宁国府在金陵的祖宅,然而继续和金陵本地官员寒暄,说一些明明一点营养也没有,却不得不说的话。
贾珍虽然态度温和,很是谦逊,可金陵本地的官员看着贾珍父子的目光充满了敬畏,原因很简单,贾珍既是安徽巡抚,又是超品宁国公,更是金陵“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的族长,莫说应天知府了,便是应天巡抚在这里,也要对贾珍、贾敬恭恭敬敬的。
没办法,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贾家可不仅仅是金陵的地头蛇那样简单。
贾珍见了,对贾家在金陵的影响力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住进贾家祖宅之后,贾珍本想去知府衙门拜会贾敏,正好见见林妹妹和林弟弟,只是,今非昔比,贾珍身份贵重,远高于林如海,身边还跟着贾敬和宋氏。
最后,贾珍并没有去知府衙门,而是林如海夫妇领着一双儿女来到了贾家老宅,让他们来拜见贾敬夫妇和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