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福书院 > 历史军事 > 古县传奇 > 清廷定计改剿为抚

清廷定计改剿为抚(1 / 1)

(2)清廷定计改剿为抚

此次剿山,敌对双方都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但刘祚远所指挥的清军终是一国之师,经短暂的休整和补充,很快恢复其元气,已具备再度征讨力量。太行山再度面临大兵压境的危机,而且比历次形势都要严峻。

面对严重的局势,是否动用绿**装和山外力量再次被重提。安子亮仍是坚持:“战事尚未爆发,不动为宜,尔后开战,视战况而定。”他的提议得到认可。

战火再度燃起,其战况仍是一峰一谷的争夺,战斗夜以继日,太行山军借秋末冬初之势,几次用火,一度扼制住清军攻势,但战事并未取得转机。清军的凌厉攻势此起彼伏,大有一浪高过一浪之势。太行山军守山之困苦与日俱增,先是火药打光,火炮、火铳失去作用。火球用尽,失去快速火攻优势,就连山头的石头也日渐减少。

面对日渐沉重的压力,中军部作出再退一峰的决定。临退前,山军利用战事停顿间隙,广聚柴草,放置于背后另一道山梁,以备再度火烧清兵。又经一整天苦战,在沉沉夜幕掩护下,山军悄悄撤到另一道山梁。进攻清军来攻时发现山寇已经悄然后退一道山梁。因往日多吃火攻之苦,清军一时不敢贸然进攻。观望半日,借风向扭转为东南时先放起火来,大火一起太行山军苦心设计的火攻计划付注东流。战事至此,太行山只好打出最后一张王牌,准备集调山外力量突袭敌后。那知就在山军计穷时刻,战势却生转机。此时正是康熙十二年岁末,雄踞云南的吴三桂经过数十年经营,自认羽翼丰满,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皇帝欲望,首次发难,起兵造反。

康熙皇帝虽说早就知道吴三桂必反,但真到反时,却也心慌,急聚文武百官商讨对策,并下旨:“太行贼寇虽未尽灭,但在朝廷征讨中已伤元气,如今南方战事骤起,应以抚代剿,宣扬王化,虽不能招安巨寇,也能赢得暂时平安。”那知此旨未颁,兵部尚书明珠首提异议:“贼首李星小视吾皇,聚一班亡命强徒哨聚山林对抗朝廷,不服王化,罪在不赦,理当平山灭寨,以儆效尤。万不能下旨招安,如此行径有损朝廷颜面,示弱于绿林盗寇,此风一开,什么猫儿狗儿争相效仿,万不可取。”康熙听罢说:“朕之行事,不过是权宜之计,倘若招安,焉能不另派使臣,为今之计,安抚使仍由刘祚远担任,实缓兵计也。”明珠这才作罢。

却说刘祚远正雄心勃勃督师剿寇,突然接到休兵罢战命令,心中老大不快,他想:“眼看王师胜利在望,如今罢战,功败垂成,真真让人痛心。”正在矛盾时刻,又得圣旨召他进京,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但君命难违,只得进京。面圣之时,他提出剿寇计划,恳请皇上恩准,那知皇上听后,并不恩准,反说:“吴三桂起兵,尚之信、耿精忠势必附和,而雄踞台湾的郑成功也将趋势而起,这样南方半壁江山倒反大清,势在燎原。区区太行山匪类,羽翼未丰,且又新败,应先将其稳住,轻重缓急你自思之。朕命你仍为直隶巡抚,招安太行山匪,行安抚职权,稳住这帮亡命之徒,尔后再作计议。”

太行山军几度苦战,不能破敌重围,眼看所占山场日渐缩小,山寨中兵将无不看在眼中,疼在心头。就在山军正要调动山外力量以求破围之时,谁料清军罢战,山寨众将心中无不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弄不清刘祚远葫芦中卖的什么药,山中诸将无不瞪大眼睛,留意看着每一个变化细节。

一日李星在军中正与头领探讨军情,突然接报:“有一清兵要见寨主。”李星有意探明来意,传令进见。清兵来到军帐,行罢拜山礼节,挺身站立,高声说道:“吾皇康熙,胸怀仁义,面对众寇败亡之际,不忍加诛,特命直隶巡抚刘祚远为安抚使臣,督办招安事宜,地点由寨主定夺。如五日内不作答复,王师将再度攻山,望寨主以太行山寨数万生灵为重,上不辜负圣望,下救一方民众。”

李星听罢,实感意外,有意拒绝,何智远、安子亮连使眼色,李星会意,言道:“太行山军,虽丢失一些山头土地,然兵力犹存,雄心不减,正要出奇制胜。如今清廷罢战,有益百姓之举,太行山何乐而不为。但双方对敌多年,恐众兄弟一时不易接受,五日为期,定有答复。”言罢传令款待来使。

就在当日,又接来自北京李丹贵密报:吴三桂已反,朝野震惊,清廷急于调兵遣将。看罢密报,寨中头领无不豁然开朗,原来清兵罢战事出有因。

最新小说: 大唐太子要辞职 穿越火线之最强佣兵 抗日之不世军神 第一章穿越背锅的 抗日之超级壮丁 穿越到明朝朱由检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 韦浩李丽质 三国第一霸主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