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福书院 > 都市言情 > 表演大师 > 第二十章 不要钱

第二十章 不要钱(1 / 1)

刘大应原本就是想应付应付,翻开第一页,开头:深夜的紫禁城内,一头银发的孝庄皇太后(大玉儿)回想起与丈夫皇太极、情人多尔衮、儿子顺治帝,纠葛一生的爱恨情仇,她不禁自问:我是谁的女人?这辈子,我最爱的是谁,丈夫、情人、还是大清?幸运的是,他们都曾经爱过我,不幸的是,我不能只爱他们任何一个……

新颖的倒叙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眼球,一页,二页,三页……不知不觉刘大应被里面的剧情吸引,彻底看进去了。

当李睿把剧本拿给刘大应时候,心情是很紧张的。对于剧本的质量他是有信心的,唯独担心这个题材会不会不合刘大应的口味?毕竟这个剧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当然也不能完全把它说成是狗血的戏说,只能算是古装剧。

但当他看到刘大应一页一页地翻过去,甚至都忘了招呼自己的时候,他的心瞬间就定了,这说明有门,剩下的就看怎么谈了。

足足过了十来分钟,刘大应的目光才恋恋不舍地从剧本上移开,对李睿笑道:“剧本很精彩,不好意思,都看的入神了。”

李睿巴不得他看的入神了,连忙道:“刘老师,您尽管看,不用管我。”

“那,那就不好意思了,你随意啊!来,抽根烟。”

“哦,谢谢刘老师。”

刘大应点了根烟,调整了一下坐姿,抱歉地朝李睿笑了笑,捧着剧本接着往下看。

十八万字,一百多页,相当于一本书,刘大应足足看了两个多小时,一口气看完。才摘下他那副硕大的玳瑁黑框眼镜,捏了捏鼻梁,舒缓一下疲劳的眼睛。

刘大应重新戴上眼镜,神情变的严肃地问道:“小李,你确定这剧本是你写的?”

李睿闻言,心中一阵暗喜。刘大应要是没有意向,肯定不会问到这种实质性的问题。

他顿时正色道:“刘老师,这你放心,这剧本上的每个字都是我写的。”

原版的《孝庄秘史》是一个台弯的编剧大概是在99年末2000年初创作的,因为当时台弯经济不景气,一直拖到2002初才和燕京电视台合作拍摄出来。现在才1998年,所以李睿底气十足。

听到李睿肯定的回答,刘大应的神情马上缓和下来,拍着手里的剧本笑道:“我特别留意了一下,里面几个大的历史事件,基本上都是有据可查、有史可依的。虽然有些戏说的成分,但整体上还是比较严谨的。不错,确实不错!你创作的时候一定查了不少史料吧?”

李睿羞涩地点点头,谦虚道:“查了一些,正史、野史都查过。其中有一些,比如努尔哈赤临死前是不是真的想把汗位传给多尔衮?大妃为什么被殉葬?孝庄为什么下嫁?顺治真的会为情所困,有出家的念头?这些正史里都没有具体的描绘,野史里更是五花八门,更甚者居然把董鄂氏说成是董小宛,所以我就在剧本里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刘大应不住的点头,笑道:“你的这些理解还是比较靠谱。什么董鄂妃是董小宛,顺治到五台山出家之类的,这些都是胡扯。董小宛是明末名妓,比顺治大十几岁呢,顺治还未成年,她就已经去世了,怎么可能成为董鄂妃呢?再说了董鄂妃根本不是汉人,董鄂氏原本就是满族大姓。还有顺治就是出天花死的,压根就没有出家一说……”

一聊到剧本,刘大应就滔滔不绝,听得出来他确实对历史很有研究,说起来头头是道。一直聊到天色快暗下来了,刘大应依旧意犹未尽,问李睿道:“晚上没事吧?”

“没事。”

刘大应立马一拍大腿道:“走,我请你吃饭,咱们边喝边聊。”

刘大应是个很精明的人,他喜欢拍历史古装剧,一方面是他原本就喜欢历史,另一方面作为独立制片人他深知国内的创作环境、审查制度,拍历史古装剧无疑是争议最小的,也是最安全的。

八十年代他在魔都拍完《聊斋》,九零年代北上燕京,成立了华国华侨影视制作中心,两年后他身兼总策划、总制片人、出品人推出了30集古典题材巨片《武则天》,不但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还风靡港澳台以及RB等地区。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不单单是经济层面上,还在政治层面上他被认为是华国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

这些都让他尝到了甜头,《武则天》成功后,他就想拍三月河所著的《康熙大帝》,甚至连电视剧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康熙帝国》。可惜《康熙大帝》的影视版权早就被买走了,而且对方又不肯转让。

之后他兜兜转转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剧本,97年从燕京回到魔都,成立了黄河影视公司,眼看又一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合适的本子,刘大应的心里也很着急,公司开着,没有作品总不能眼睁睁地坐吃山空吧。

如果是早几年,刘大应刚刚拍完《武则天》那会,也许李睿的这个本子他并不会象今天这么感兴趣,毕竟《孝庄秘史》这种带有戏说成分的本子并不是他最想拍的那种能够弘扬民族历史文化的历史正剧。但是现在他却如饥似渴,甚至有些上瘾。

“小李,我看你这剧本顶多也就二十集左右吧?”

在魔都电视台旁边的一家饭店的包厢里,桌上的盘子不多,但都是硬菜,还有一瓶喝了一半的五粮液。此刻,刘大应正用湿巾擦着宽大脑门上的汗道。

“这只是初稿,其实我还有很多想法。这不这次来魔都拍戏不是碰上您了嘛,就想先向您请教请教。”李睿笑道。

“哦,你还有很多想法?”刘大应一听,连忙道:“快说说。”

作为一名独立制片人,投资一部电视连续剧,除了艺术价值,刘大应更关注的是经济效益,二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对他来说有点太短了。

“我这个初稿就是以孝庄这一条主线下来的,其实里面还有很多支线可以发挥,比如皇太极和海兰珠的感情;大玉儿和小玉儿有没有可能都喜欢多尔衮,可不可以搞个姐妹争夫的桥段?另外大玉儿的侍女苏沫儿也是一个亮点;还有顺治和董鄂氏的戏……”

李睿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最后看着刘大应笑着道:“如果把这些桥段都加进去,我估计怎么着也得超过四十集。”

众所周知,电视剧集数越多自然就越赚钱,要不然《还珠格格》怎么会第一部才二十四集,大火之后第二部的集数一下子就翻了一倍。

电视剧嘛,不象电影,电影需要在九十分钟到一百二十分钟的时间里把一个故事讲完,讲究的是紧凑。而电视剧则正好相反,其实现在的情况还算好,电视剧的工作者还算有节操。李睿在脑海里看到未来十多年后的那些电视剧那真叫怎么拖沓怎么来,恨不得通篇灌水,一个故事明明一二十集就能讲完,拍出来的电视剧往往动辄三四十集,甚至五六十集的都有。

刘大应很仔细地听了李睿这些诸多的想法,感觉这些放到剧本里,基本上没有什么违和感,而且增加这些支线环节,反而倒使得整部戏的故事情节更加丰满。

“小李,剧本如果就按照你刚才说的,重新改一遍,长度增加到四十集的话,本子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拿出来?”刘大应沉吟道。

如果说一开始他只是对这个本子十分感兴趣的话,这时的刘大应几乎就已经决定想要把这个本子拍出来。

“大概需要半个月吧。”李睿想了想道。

考虑到之后他还得去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另外他也不想为了赶剧本,搞的象前几天那么累,有意放宽了一点时间。

“半个月?这么快?会不会太仓促了?”

刘大应却很惊讶,以前他打交道的那些知名的大编剧讲究的都是精雕细磨,一个剧本往往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候才能最后完稿。

“呃,时间上应该没问题。剧本里需要增加的东西我都想好了,都在我的脑子里装着呢,只要写出来就行。”李睿抓着头皮,低调的装了一个逼。

“好,好。”

刘大应拿起杯子跟李睿干了一杯,稍稍酝酿了一番,才慎重地问道:“小李,如果说我想把你这个本子买下来,你看多少钱合适?”

“不要钱。”

最新小说: 大国工业:你一个民营企业搞航母? 都拿下首富了,谁还伺候渣前夫啊!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 文娱:我真没想当明星啊 综武:老子天下第一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趁校花家里穷,忽悠她当女朋友 开局卖惨,怎么全网笑喷了 乡村桃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