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钱三江领着一个人进来,连生见了哈哈一笑:“吴伦,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吴伦见了连生,黯然道:“连元帅,木玄女蒋礼芝数日前难产而死,诚王悲痛之下,又逢靖兵大举来侵,心慌失措,居然上表归降,如今高邮已是朝廷之兵。前几日,郑宇成将军突然自山东南下,攻打盱眙,我与弟弟吴川、吴湖商议,我既为圣女教旧部,便携他二人一起奔您来了。”
连生安抚道:“木玄女一生凄凉,蒙蔡诚照顾多年,嫁给他也算不错的归宿。可诚王向来对朝廷态度强硬,多次羞辱靖顺帝来使,这次怎地突然上表降了?”
吴伦道:“诚王悲痛之中,北有靖兵讨伐,又值郑宇成伺机来犯,诚王怕惊动了蒋夫人遗体,权宜之下,决定归顺朝廷,共同对付郑宇成。”
连生问道:“你管辖多少兵马?”
“我为千总,所辖两万人马,今在粟阳。”
“好,我命赵艺群加调粮草至粟阳,我军即日要向集庆用兵,你领兵自粟阳攻击。”
钱三江道:“我听说御史大夫福寿已派谷多领兵三万,想收复粟阳。”
连生道:“如此甚好,你们坚守城池不出,待我大军北上时,出城包夹,先将他们歼灭。”
钱三江和吴伦匆匆领命辞去。
这时门外有人高声宣道:“义圣王谕旨,连生接旨!”
连生等人忙跪地听旨。义圣王使高声宣读道:“即着知枢密院事郑宇成将军统领连生麾下郑之敏五万兵马,明日开拔,会同郑进东、郭子明部围攻集庆,不得有误。”
连生接旨后问道:“王使,义圣王可在汴梁?”
“我王不日即随郑宇成将军南下集庆。”
连生命人安排义圣王使歇息,王使却道:“不必,我还急于复命,请给我一匹快马兼夜回程。”
义圣王使刚走,连生即召诸将商议。
连生道:“郑宇成急于攻打集庆,究竟是何用意?”
林茂生出列道:“短松寨有一支跟随马丙炎北上投郑宇青的队伍,近日邵荣回归我部,说自山东郑宇成军中而来,不如命他详细回禀?”
连生点头同意,邵荣进元帅府回禀道:“我随马三哥、毛贵加入郑宇青军中,马三哥见郑宇青元帅治军严厉,酒肉不得其欢,很不自在,便请兵去攻山东,恰逢贴木尔大军进驻,敌众我寡,是以马三哥决定投降,随靖兵一道攻打益都。益都由郑宇成将军、郑进东、郭子明等人镇守,靖兵攻了两个月,未能下城。当夜,马三哥和毛贵使计,假意献攻城之计,于帐中击杀贴木尔,我们领了三万兵马归入益都。”
“什么?”连生惊讶道:“这么说,贴木尔不是病死,而是被马丙炎击杀?”
“不错。我们入益都之后,郑宇成将军对马三哥颇有排斥,马三哥以夺取敌帅首级、挫敌锐气之功,请求郑将军加封为将,结果郑宇成将军竟以阵前酗酒、外宿不归为名,将毛贵处死。马三哥得到消息,便领着我们逃出益都,欲奔辽东。我寻思自投郑宇青、郑宇成军中,诸事不顺,心想林大哥也许能念及兄弟情谊,便辞别马三哥,来投太平。”
连生沉吟道:“贴木尔新丧,其子王保保军威难立,不足为患,所以郑宇成便领兵夺了盱眙,并派郑进东、郭子明南下攻打集庆?”
林茂生道:“元帅,虽说蔡诚归顺朝廷,可南面受方国珍部侵犯,他必南下用兵,此时攻打集庆,确是良机。”
鲍有幸道:“话虽如此,可郑宇成要郑之敏领五万兵马出战,郑之敏不过是千总,辖兵两万,郑宇成不可能不知道,他分明是想借我部军力,成就自己功勋。”
连生摆摆手道:“无妨,但取集庆,义圣王大颂领地已贯通鲁、晋、豫、皖、苏,不可因小利而伤大局。我只怕郑宇成将军冒然进攻盱眙,蔡诚不肯善罢甘休,将联合王保保夺益都,围盱眙。郑之敏,你自己意见如何?”
郑之敏道:“不瞒元帅,自与您一道攻采石,夺太平,我佩服之至,希望能效命元帅阵前。可我毕竟是郑府老人,得郑宇成将军照顾多年,此时抗命,有违臣下之道。”
连生沉吟片刻道:“你所辖不过两万人马,我为你征调两万,并会合牛渚矶陈野先散兵,明日去攻集庆。但本帅有句叮嘱,你须听仔细,陈野先表面归降,实有二心,悄悄与集庆福寿元帅一直保持联络,不可不防啊!”
郑之敏见连生叮嘱如此机密之事,又加派两万兵马相助,虽然早知道他是郑宇成旧部,自己还曾参与濠州大牢刺杀他的阴谋,却丝毫不以为意,明显已将自己当成亲信,比之郑宇成的诸多猜忌,不知光明几丈天地。郑之敏慷慨垂泪,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头道:“末将不才,蒙元帅如此看重,但取集庆,我第一个迎元帅进城!”
连生知道郑之敏已经推心置腹,忙上前将他扶起道:“集庆不是好打的,但有难处,立即折返太平通报,我们倾尽全力,也要助义圣王拿下集庆,贯通颂国版图。”
郑之敏道:“有元帅这句话,末将心中更有数了!”
五日后,连生接到信报,郑宇成派郑进东、郭子明南下攻打集庆,王保保即率领大军夺了益都,顺势南下,将其围困在盱眙。蔡诚也趁机出兵合围盱眙。郑明龙得知后,无暇顾及集庆,集结郑宇青中路军一道,去解盱眙之围,同时命郑宇化赶往太平,要求连生出兵相助。
连生急得如热锅上蚂蚁,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连生道:“北上盱眙,陆路受集庆阻遏,水路有海牙水军,集庆的拦路虎必须处理啊。”
林茂生道:“郑进东、郭子明和郑之敏攻打集庆多日,久攻不下,处于胶着状态。照我看,不如自水路处理掉海牙,进发盱眙。”
宋达道:“元帅,恕我直言,义圣王亲自领兵去解盱眙之围,盱眙一时不易攻克。蔡诚是墙头草,时降时反,阴晴不定。所以现在最紧要的是拿下集庆,只须派一路大军攻打镇江,则蔡诚方寸必乱,回师欲救,盱眙即可得解。”
鲍有幸道:“宋将军说得有理。”
连生看看郑宇化道:“双管齐下,我帅大军正面集中攻打集庆,林茂生、康茂才领水军攻击海牙,顺势去攻镇江。宇化兄以为如何?”
郑宇化是郑明麒的儿子,在郑府掌管宝园钱庄多年,并未直接指挥过战役,众将士各抒己见,他只听懂几个地名,这时毫无主意,便问郑依玲道:“三妹你认为呢?”
郑依玲道:“时间不等人,解盱眙之围,水路直取镇江最快,可攻击海牙,集庆不施加压力,使福寿可空出手来支援水路,也无法奏效。连大人计划最为妥当。”
郑宇化道:“既然如此,就依连元帅意见。”
连生拍案道:“事不宜迟,众将即刻点兵,务必入夜前赶到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