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室内温暖如春。
李超搂着青鸾在怀,他低下头,视线落在她的脸上。“留下来吧,不要再回去了。把我们的女儿灵儿也接来,我们可以生活在这里。在这里,灵儿能够更快乐,更安全,好吗?”
“灵儿是我的女儿,她将来注定要成为女儿国的国王。大金川,才是她的家。”
“可是东女国势弱,周边有吐蕃、吐谷浑、六诏环伺。”
“我们会保护好自己的家,而且你也会帮助我们的,对吧?”
青鸾手抚着李超的胸膛,脸色变为严肃。
“我倒觉得,你应当跟我一起走。你现在这里,其实我挺为你担忧的。我这两年在国中也请了不少中原的读书人过去,也读了不少你们的书。功高震主这句话,你应当比我清楚的。你对当今大唐天子,有陇西城救驾之功,有玄武门定策之勋,又平吐谷浑、灭梁师都、复朔方、退突厥,入朝辅政,也多有功勋,天下百姓称你为救时宰相,称你为军神,称你做大宗师。”
“你仔细想过没有,这些会让皇帝怎么想?更何况,你还富可敌国,据说连皇帝都要找你借钱,甚至朝廷都向李家借钱,你就不担心,皇帝会睡不着觉?”
青鸾抬起头,“你那么聪明的人,肯定也早清楚这些。我现在跟你说这个,是想要再提醒你。莫让自己到了没有选择的余地,也莫让自己到了那个时候再追悔莫及。”
“你说的君王猜忌,是一般的君王。当今天子,一代雄主明君,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最是无情帝王家,涉及权力,皇帝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的,你们汉人的汉高祖,杀过多少功臣名将?真要到那一步,才追悔莫及吗?跟我回东女国,我和女王定拜你为宰相,让你统领朝政,掌握兵马。”
李超摇头笑了笑。
“我现在大唐也是宰相,为何却要舍近求远跑到东女国去当宰相?按你说的,我在大唐功高震主,难道以后在东女国,就不会功高震主?”
若是辅佐的一般君王,李超确实早考虑退路了。但他辅佐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啊,这位的胸襟可是最宽广的,玄武门之变,他没杀建成元吉。事后,也没有杀建成元吉的部下,而是赦免这些人,甚至还重用了他们,如魏征、王珪、薛万彻等等,都得到重用。
朝廷里近年不少人向皇帝上密奏,称李超权宠过盛。
可李世民接到奏折之后,却把李超召进宫,把这些奏折都拿给他看。
皇帝对他说,“你我君臣之间,没有什么可猜疑的。如果我们把听到的话,都放在心里不说,那我们就可能引起误会。现在,我把这些给你看,就是想告诉你,朕不会猜忌你,会一如继往的信任你,你也不要误会朕!”
李世民甚至还在朝会上,当着百官的面,说李超与他,就如他与太子一样,他信任李超,和信任太子承乾一样。
李超相信这些话是实话。
李世民当皇帝不过两年,他们君臣配合默契,这就好比创业之初,大家是很少猜忌的。起码,那些聪明的老板,不会早早的就猜忌自己的元老功臣。
要猜忌,也得等鸟尽弓藏啊。
李世民还不到三十岁呢,他的江山才刚开始,他还雄心勃勃,哪里现在就自断臂膀。也许再等二十年,那个时候皇帝迟暮,开始考虑太子继位的时候,也许会担忧李超这样一个功绩太高的臣子会对新帝有威胁。
但历史上,李绩、长孙无忌也是对大唐功高赫赫,可李世民去世前,并没有说要对付这两位大功臣。
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做辅政大臣,托孤于他。只是将李绩贬职,但却也对太子说,让他一继位就重用李绩,这样做,也是因为太子无恩于李绩,这样一来,新皇可以趁机示恩。
李世世,终究不是杨广。
他李超,也不是杨素。
李世民并非没杀过功臣,但绝没有凭猜忌就杀的,他杀的,都是那些谋逆的功臣。比如侯君集,比如卷入几个皇子公主谋反案里的。
李超敢说,只要他不去触碰李世民的逆鳞,也就是不去谋逆,那李世民是不会动他的。富可敌国、功高着著、威重天下等等,这些李世民都是能容忍的,连魏征都能指着皇帝骂,把口水喷他脸上,这样的事情他都能忍,李世民是个很厉害的人。
李超为什么要去谋逆?
有钱不是谋逆,有声望也不是谋逆,对李世民来说,勾结串连,暗中招募死士,打造兵器,这些才是谋逆。
李超吃饱了撑着,才会去做这种事情。
“你不是大唐人,你对陛下也不够了解,当今天子是难得的明君,你说的那些,不会发生的。”
青鸾见李超的样子,半信半疑,却也知道,这个男人不会随自己去大金川的。只是,回想起两年前,她可是亲自参与了他策划的那场宫变,李世民可是一个宫变篡位的皇帝,软禁父亲,幽困兄弟,这样的皇帝,真的会是一个明君吗?
“陛下雄心万丈,要做千古一帝,他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许多,我是他的好帮手。”李超笑着道。
李超抚着她柔顺的长发。
“吐蕃人越来越猖狂了,是时候给他们一些教训了。”
李超两年前在陇右的时候,打服了吐谷浑,迫吐谷浑和议。又将东女、白兰、白狼等诸藩,劝说内附大唐,西南安稳,李超又开通了西南丝茶商路,通往天竺大陆。
当时吐蕃虽然没有内附大唐,但也是与大唐达成友好协议的,他们向大唐称臣进贡,算是大唐的藩属国。
可如今才过两年,吐蕃却已经开始四处出击,甚至把战争威胁到了如东女等大唐的属国上。要知道,东女国等国,现在名义上其实已经是大唐的疆土,他们是大唐的羁糜州,那些国王酋长,是大唐的诸侯刺史们。
朝廷对于吐蕃人的这些举动,不太以为意,毕竟东女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羁糜州,实际上就是鞭长莫及的化外之地而已,他们打就让他们打。
但李超不同。
他一直盯着吐蕃,也一直防范着吐蕃,因为他知道,吐蕃是大唐一生之劲敌啊。历史上,大唐跟吐蕃超过十万人规模的战争,打了不知道多少次,而且居然还是输多败少,甚至一度连京城长安都被吐蕃人攻破。
可以说,终唐一朝,吐蕃才是唐朝最大的外敌,连突厥这样的草原部族,也只是初唐时的一个外敌而已,威胁大唐的时间都不到百年。
可李超跟李世民说过多次,李世民都不太以为意,或者说眼下突厥等威胁最实在,连个吐谷浑的威胁都比吐蕃近的多。
朝廷不重视吐蕃,李超却得重视。
现在时常有吐蕃人拦截商路上的汉商队伍,向他们敲诈。据说吐蕃开始改革,不少地方有效仿大唐的意思。
他们建立千户、万户等制度,搞起了全民皆兵。
军队数量大增。
吐蕃不但和那些羌唐小国打,还跟吐谷浑搞起了摩擦。吐蕃向外扩张,不可避免的跟吐谷浑相碰撞。
在之前李超跟吐谷浑的战争里,吐蕃人看透了吐谷浑人的虚实,从敬畏变成了不屑。他们屡屡主动挑衅吐谷浑,制造摩擦,虽然还没有变成大的战争,但边境冲突不断。
李超知道这些,觉得可以利用。
既然皇帝和朝廷没有打算现在去管管吐蕃,那就以夷制夷吧。
让吐谷浑和吐蕃开战,然后让东女国和白狼国等这些大唐西南的狗腿子们观战,随时掺一脚。
李超不希望吐蕃大胜,也不希望吐谷浑大胜,他的想法,就是让这两国打,僵持,打不出结果,让他们打的两败俱伤。
谁要是快打输了,大唐就过来调停一下,然后跟弱的那一方,搞点贸易,高价卖他们点军火,再让他们休整点时间,然后让他们继续打。
实在打不过了,还可以派出东女国等组成的联军,去调停支援一下。总之,就是不让吐蕃或者吐谷浑人安身自在,更不能让他们肆无忌惮的壮大。
“你们东女国要的军械,我都给你们批了,而且可以增加一些数量。至于货款,我们优先收取奴隶,一个吐蕃奴隶相当于三个普通的獠人奴隶,一个吐谷浑奴隶相当于两个獠人奴隶。其次收金和银。”
“用金银购买军械,数量有限制,但如果以吐蕃奴隶和吐谷浑奴隶来换购军械,数量不限,你们能拿出多少奴隶来,我们就给你们多少军械。”
身为尚书令,又是太尉,还是皇帝第一宠臣,李超在李世民面前要些这个政策,还是没有问题的。
“回头我向陛下奏议建立大唐第十九个道,西康道。请陛下授你母亲东女国王为西康道大都督,东女国、白狼羌等诸藩,组建一支联合部队。共同维护西康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