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任在“拉广告”方面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啊。
前面说过,其他同事们想要拉一版或者半版的“广告”,那简直是把全部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了,才勉强的可以实现一次到两次。
而钟任在头一回“广告”成功拉到以后,就非常顺遂的频频“发市”,令知道他能耐的“广告.部”的同事们,无不称羡。
是的!知道钟任“拉广告”厉害的,最初只限于“广告部”的那些同事。毕竟其它部门的同事,也不可能老是打探报纸的哪一版广告是谁“拉”来的呀?!
就算看到报纸的广告逐渐增加,俨然有每天都能刊登一版半版,再不济也有四分之一版广告的趋势,报社的内部员工们,只会认为“广告部”的同事似乎“发力”了。
有掌声也是给“广告部”同事。
孰不知,那里面起码有三分之一是钟任的功劳。
而“广告部”的那些员工也不太情愿对外透.露.真相!毕竟,这部门可是有十几号员工的。十几个人拉广告的成绩,才堪堪盖过钟任一个人的业绩——这无论如何都算不得一件可以吹嘘的事儿。
钟任之所以在“拉广告”这方面,能如此“屡有斩获”,无往而不力,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建立人脉的方式方法”。
这个混到了一定的地位者,或多或少,总会有自己的“人脉”关系的。
对照钟任的“人脉”和其它同事们的“人脉”,最大区别不在于“人脉”的能耐大小?(毕竟谁都会结交有几个身居高位者的),关键是“建立人脉关系的方式”。
怎么理解呢?
说来并不复杂。
关键一点仍然是钟任“很能写”。写稿都成了他的一种兴趣爱好了。未必说他替报纸写的这些理论文章什么的,能达到什么样的高水准,能达到经典的程度。起码来说,这些文章都是紧扣着当时的“热点”,有感而发,在当时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也算是可以令读者“耳目一新”的文章(前提当然是“读者”可以看得进去先)。
钟任写文章写得不差,完稿的速度又快,还保证能发表出来(掌握着“版面”的好处及便利啊)。
还有一点,是其它同事们无法比拟的,或者也从来没想过那么做的。那就是,钟任自己写出来的确保可以在大报纸上刊登出来的,极其能够体现出“理论水平、理论高度”的文章,他居然很舍得直接让给自己的一些占据了一定职位的朋友“署名”。
不错!
关键就在于钟任他舍得让出了那宝贵的“署名权”。如此一来,文章发表出去以后,就等于是他的“好友”创作的了。
对方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职位,能在如此大报上发表如此“有见地”的理论文章,在对方的“上峰”的眼里,这就是拥有很高的水准了。一个既有能力,又对其“忠心耿耿”的下属,有机会拉拢时,“上峰”岂有不提拔它的道理呢?!
肯定是会特别关照一、二的。
因此之故,往往这些得到钟任“帮助”,得到若干好文章的“署名权”的朋友们,从此跟钟任就建立起了不同一般的良好特殊的关系。
至于在大报纸发表文章,那总是能有“稿费”收入的。这部分该归谁呢?
钟任很大气的不提。而那些能捞到理论文章“署名权”的好友们,哪个不是有“能量”之辈?他们身在要职,各有其赚钱的渠道及手段,并不需要这点“稿费”来增加收入——再说了,也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啊。人家都替你写稿涨“文名”了,还是在那种“来稿”见报率千分之一的大报发表啊(即自由来稿的“录取率”1000篇只录取1篇。可见要在大报发表文章,难度之高)。
这种情况下,你还好意思要人家的稿费吗?
捞到了“署名权”的“好友”们,无不心满意足,对钟任心存感激,稿费自然也是归钟任的。
钟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既捞到了实惠(稿酬仍归他),还拓展了自己真真正正靠谱的“人脉”。
钟任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文章,后来却“变成了别人写的了”(好友们署了名,你不可能再对外公开宣扬那文章是你写的了好吧?当然背后可以说说),他会是怎么的一种感受呢?
老实说,没有特别大的感触。
这也不奇怪。往往不太珍惜宝贝某样东东,那势必因为某样东工不,你已经拥有了太多,而且能随时拥有。钟任本来就属于那种“写稿狂人”,他让出一部分的文章“署名权”,在他也不是什么特别大不了的事儿。
尤其是,钟任在基层担当了十载的“一把手”的秘书,说穿了,“一把手”在会议上全部大大小小的“演讲稿”,还有“一把手”发表的各种文章,哪篇不是出自钟任之手?!
钟任都习惯了“当枪手”了。
而且算是当得已经有点“麻木”,不排斥这样的一个角色了。
都是为了生活而已。
到了报社占据了“重要版面”的稿件主宰大权,他照样替一大帮“好友”写稿,当枪手。
这都是他做惯了的事儿。只不过,以前是专门帮一个人写稿,现在变成了帮“一大群好友”写稿。
以前在基层时帮写再多文章,也被视为“理所当然”,不见得就念你的好。否则,怎么会“一把手”提拔了那么多跟钟任同期入职之人,就是不怎么重用他钟任呢?十年啊,给予他的最大好处,无非也就是解决了“正.科”的级别待遇而已。
有那级别,但没那个“实.权”。
钟任在基层的地位尴尬,终于萌生了“不如另谋高就”的心!
而到了报社有了地位,仍“帮一群好友当枪手写稿”,那就大大不同了。“好友们”中,有许多“级别”方面都还不及钟任的哩(他提了报社的部门副职后,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副.处”级别了),得钟任如此大力的帮助,连大报的理论文章的“署名权”都让了出来了,这些“好友”不晓得钟任是干惯了这种事的,只以为他只对自己如此“交心”,当然是感激无比的。
正因为感激,心里早就存了“回报”之念。平常时逢年过节的,给钟任送油送米送鸡送些年货,这些都寻常,不足以体现对方的“感激回报之心”。
真正钟任有事儿请托他们时,他们多半都会尽全力帮忙的。当然,一些太大的事儿,他们也未必帮得上。但钟任乃“八面玲珑”之人,也不会“强人所难”的拿一些超级困难的事儿,去求到他们。
只会拿一些对方“力所能及”的,钟任又真的可以从中捞到“大实惠”的事儿,请托自己的“人脉”们。
比如,就像做一版或者半版的广告吧。
这种事儿,在基层的“好友”们,如果真刊登了,用的其实也是公家的钱,或者是在基层的由“好友”掌控的某某部门的“小.金.库”。那个年代,各个单位还是有这样的一个闲钱的。
真正各公家单位没了那些“闲钱”,是在若干年后,上面实施了各种收费都得通过银行缴纳,并且是直接打到各地的“财.政”部门的账户去,真正各单位需用钱时,就打“预算”报告,上边批准了才可以用。如此一来,各公家单位的开销都摊开了,不可能再有一些看着就不合理的开支(否则难审批过关的)。
后世的那种大背景,钟任就算跟“人脉”们建立的关系再好再强,人家也不可能“自掏腰包”帮你做一版或半版的广告的呀。
只有在早期,各地的“财务”还没那么严格时,钟任的“好友”们才有闲钱帮他。
总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钟任帮过的“好友”,钟任想向他们的单位“拉一版半版广告”,易事耳。
并且,好友们也不觉得亏。毕竟,一般地方在大报社做广告,就是10万块购买一版的广告.宣传。而钟任亲自拉的广告,同样只需要支付10万块广告费,但钟任还会周不时的替好友在报社的“通联版本”发一些关于你那单位的“优秀事迹”或“突出的工作成绩”的报道。
钟任一开始尽管不是“通联.部”的负责人,但他既然是“理论”部门的副职了(后来还提了正职),跟“通联”部的头头怎么可能不熟?请他们帮发一些地方单位的报道消息,有什么难的?
那些报道成绩的消息,都挺短的,也就是几百字一篇,当然就由钟任署名了。这样也容易发表出来。毕竟是本报社的人“采写”的,本来就应该发。
“好友”们看重的是“理论文章”的署名权。那些“理论文章”少的都有2000字以上的,这些文章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理论水平啊。至于那些消息类的文章,当然不会跟钟任争“署名权”。毕竟不可能你自己写文章夸自己的单位做出了多少的成绩啊。
那也太难看!
但钟任署名发表的文章,都是说他们单位好的,令“好友”们更感觉出广告费在大报社上宣传本单位,很划算。
总之,钟任就是通过上述的这些“互惠互利”的招数,频频的成功拉到了广告。
别的同事,之所以没有钟任那么好拉广告,就因为他们即使有“版本”可以替朋友发稿,他们也是有选择的。比如一般都是身在高位的朋友,同事们才“高看一眼”,发对方的稿件才显得积极一些。
但那发表的“稿件”,还是由对方自己写好,拿过来,再给予修改发表。哪里会像“写稿狂人”钟任那般,关于稿件题材的选择、写稿,发表,甚至赠送署名权……那是真正的“一要龙服务”啊。真让“好友”们爽啊。
周到细致的给予好友们“帮助”,有一些好友还把这视为钟任对他的一种“扶持”,怎么可能不念他的好?在钟任提出拉广告的普通要求时,还推三阻四,不给予一些实际回馈呢?
因此之故,一段时间内,钟任那拉广告的成绩,真是非常出众。
但钟任也晓得,这拉广告是看人情的,尽管他未来仍会不断的开拓新“人脉”,但“人脉”的更新速度,显然不会快于“人情”的消耗程度的。因此,这样的广告收益,应该也是不会一直持久下去。
但无论如何,只要一段时期内,可以让他赚得盘满钵满,就ok了。就连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职业经理人都不可能一直由你某某某担当下去嘛。钟任只要在一定时期,可以拉到广告,拿到高额的“提成”,他就是发了。
那可是拉一整版广告,他就能“提成”1万块的好事啊。
一年只要拉到十几版广告,那就是十余万到账。额外增加的收益,真心不少了。甚至可以说,都有超过“正收入”的趋势。
那段时间,钟任真是赚钱赚大发了。如果每月的收入换成现金,也可以吹嘘一句“数钱数到手抽筋”哩。
尽管那段时期,他是做工辛苦之极,但他仍然乐此不疲。有巨额收益在刺.激着,这人的工作热情,那是空前的高涨啊。
钟任就通过那种方式,捞到了自己的“原始资本”。有了巨额的存款(以那个年代人们的收入来对照),他今后想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选择的余地都大了。
但当时钟任的“眼界”其实并不算宽阔,他只想着,像那样的“赚钱模式”,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最好能够持续到他退休的那一天。
彼时,钟任压根就没想过自己出来“创业”。俗称“下海做生意”。
老实说,钟任其实不是个有“赚它一个亿的小目标”的生意人。早年的成长经历,让他跟“生意人”这个头衔,那是完全就不沾边的。
钟任他真正热衷的,其实还是“写稿”和“编稿”。自己有思路的时候,写文章对他而言是快乐的。在自己脑子里空了,甚至想不出好点子好题材写文章时,编辑一些别人的文章,或者读读报,剪剪报,收集别人的精彩文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休息来娱乐”了。他也是觉得挺快乐的。
钟任骨子里就是一种文人的思维和习惯。在早些年,他想在报社干一辈子,那也是真心话。
但后来事情的变化,令他的际遇及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