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衙门,房玄龄看着桌子上一碟弹劾王宁安的奏折,就不免一阵头疼。突然他看到一个人影走进房间,立刻起身。
“克明兄,你终于来了。有件事情还需要同你一起参谋。”
杜如晦说道:“何事如此紧张。”
房玄龄指了指桌上一堆奏折道:“看到这堆奏折了吗?他们说的都在弹劾一个人,而理由是乱七八糟,可是却都有依据,其中最大的一条,就是私自将耕地变成了住宅用地以及商业用地。”
杜如晦好奇地说道:“又有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得罪了人,被人如此弹劾?”
“王宁安。”房玄龄沉声说道。
杜如晦神色一僵,道:“怎么又是这位小祖宗,来到长安才半年多,就搞出那么多事情,也不知道消停一会儿。”
埋怨了几句后,杜如晦才开口门道:“玄龄,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要针对王宁安吗?
自从他建立茶楼和交易广场后,几乎没有人会针对他,就算建立了六味书院,那也陛下逼迫,没有人会针对他。”
房玄龄道:“我已经派人去查了。”
“需要不少时间吧。”
“不用,马上就能知晓。”
杜如晦惊讶的看着信心十足的房玄龄,问道:“为何你敢如此肯定。”
“你看过奏折就明白了。”
杜如晦白了卖关子的房玄龄一眼,随后认真的看起奏折来,这是他的工作。
不一会儿,杜如晦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王宁安这是将公主的庄子进行了改造,如果天下人纷纷效仿之,那天下还有土地可以耕种吗?百姓们都去养猪,养鸭,做生意,那天下还有谁愿意去种地?此风不可长,不可长。”
他突然站起来,道:“走,你跟我去见陛下,如今刚刚闹过蝗灾,就算损失很少,但是依旧有不少人饿肚子。
如此情况下,大唐驸马竟然将公主的庄子进行了改造,更是让百姓们不下地种田,而是养猪,养鸭,实在是太不像话了。怪不得那么多的人弹劾他。”
房玄龄立刻拉住杜如晦的手,说道:“克明,何必如此着急,先看完所有的奏折,你会发现这中间很有意思,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哦。”
杜如晦道:“行,我看完再说。”他说完就继续坐下看奏折。
没过多久,一个官吏走了进来,对着房玄龄和杜如晦拱手行礼:“参见房大人,杜大人。”
杜如晦没有理他,满头看奏折。
房玄龄则点头道:“免礼,打探到什么消息?”
官吏说道:“回禀大人,小人在公主的庄子看到了一片忙碌的迹象。有人修路,有孩子的读书声,还有人在盖房子。
只是他们修的路,盖的房子,以及读的书都是小人闻所未闻,尤其是修的路,他们竟然将一条路挖了坑,然后在倒入碎石碎瓦,最后涂上一层黑乎乎的东西,然后再压平。
那东西叫做水泥,听庄户们说,是驸马发明的,用来修水泥路所用。
房子也是用水泥跟红砖一起建造而成的,跟我们现在所住的房子完全不同,除了门窗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用木料。
至于孩子们所读的乃是《三字经》,听闻也是驸马所写,朗朗上口,八百多个孩子一起念,这景象有一片盛世之意。
还有,小人被驸马发现,因此被带进了公主府。”
“什么?你竟然被发现了?”杜如晦停止看奏折,抬头看官吏。
房玄龄的眉头微蹙,这么简单就被发现了?这可能是头一次。
官吏尴尬的苦笑一声,解释道:“都怪小人不是庄子里的人,又问东问西的,导致小人被庄户们怀疑,最后被送到公主府。
驸马就给小人看了公主的庄子的模型,从西山山脚下到庄子的模型。
是驸马对庄子未来的发展目标,看了那模型,让小人更加确定,大唐将会迎来盛世,小人甚至有种想入公主庄子的冲动。”
杜如晦问道:“驸马可是有跟你解说过模型。”
“不用解说,模型上都贴了一张纸条,纸条上清楚写明了这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你你可还记得模型的样子?”
“已经印在心里挥之不去。”
“好,我现在让你重新去打造模型,需要多久的时间?”
“这……小人不清楚,不过小人可以画出来,或者问驸马去要,驸马说了,两位大人想要,说一声,马上就能送到。”
房玄龄苦笑道:“他竟然已经算到你会要那模型。”
“哼,既然如此,就派他去将模型拿回来,老夫倒是很想知道,那欣欣向荣的景象到底如何。”杜如晦冷哼道。
房玄龄笑着对官吏说道:“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拿东西?”
“是。”
官吏离开后,房玄龄开口问道:“克明,打算如何?”
杜如晦放下手中的奏折,平静的看着房玄龄道:“如果是一般人,我会亲自过去看看,然后再做评价,甚至却说对方应以种田为主,商业为辅。
可是事关王宁安,这件事还是以观望为主,云游道人的传承还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他能让天下人都富足起来,有些事情老夫还是能睁一眼闭一只眼的。”
“没有想到能从克明兄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让我无法置信。”房玄龄说道。
“难道你的心里不是这样想的吗?” 杜如晦微笑道。
“哈哈……”房玄龄大笑起来。
两人共事多年,怎么会不了解彼此的想法。
杜如晦不会真的当房玄龄不知道怎么做,而是想听听他的想法而已。
房玄龄知道杜如晦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他注重百姓的生产,可是百姓的生产主要就是种粮食,种粮食就需要土地。
可是王宁安偏偏将土地拿去建造商铺,住宅区,养殖场,好吧,养殖场杜如晦还能接受,可是这住宅区和商铺他就接受不了。
因此,他就询问杜如晦这件事该如何解决,同时派人去调查一番,然后禀明李二。
至于桌上那堆弹劾的奏折同时送去皇宫,交给李二,让李二自己处理,皇帝的家事还是让皇帝自己解决比较好。
看完所有的弹劾奏折后,杜如晦说道:“我算是看出来了,他们不是因为王宁安动用了土地而弹劾他,真正目的是王宁安破坏了世家们的核心。”
房玄龄道:“你说的不错,世家们能传承千年而不衰败,这是因为他们掌握着知识,也就是读书人!
现在王宁安让寒门子弟读书,这不是明摆着在挖世家们的根,他们怎么会放过王宁安。”
杜如晦叹口气道:“哎,这件事有点难办呢。”
“确实难办。”房玄龄颔首道。
朝廷上有大半的官员都是世家的人,他们是不会允许王宁安如此胡作非为的。
又过了大半天,官吏回到了中书省衙门,
“大人,模型运来了。”
“东西呢?在哪?”杜如晦问道。
官吏拱手道:“就在院子里,还请大人移架前去院子里观看。”
“带路。”杜如晦道。
“是。”
房玄龄跟杜如晦跟随官吏来到院子里。
“这就是模型?”房玄龄指着农家乐模型问道。
官吏颔首道:“没错,驸马说,这是一比五百的比例进行制作的,看到这个模型就可以想象着五百倍以后的场景。”
房玄龄摆手道:“明白了,你下去吧。”
“是。”
官吏离开后,杜如晦道:“是不是该去见陛下了?”
房玄龄点头道:“确实应该去见陛下了。原本想要找王宁安好好的谈一谈,现在有了这个模型,已经不用谈了。”
“确实不用谈了,也没有什么好谈的,让陛下跟他谈吧。希望这小子不要再给我们惹麻烦了。”
房玄了点头赞同。
皇宫中,李二手里捧着两本书,《三字经》和《算学初要》,心情十分的好,有了这两本书,大唐就能多很多读书人,可以充实大唐的人才。
“陛下,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大人求见,”一个宦官走了进来对着李二跪下行礼。
“他们两个怎么这时候过来?”李二自言自语道,随后宣他们进来。
李二见到进来的人不单单只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几个宦官,只是他们抬着两样东西。
“微臣参见陛下。”房、杜二人见到李二立刻行礼。
李二摆了摆手,道:“两位爱卿不必多礼。何事这么紧急都快天黑了还要见朕?”
房玄龄道:“陛下,有官员弹劾驸马王宁安。”
“他又做了什么大事?”李二眉头微皱。
“回陛下的话,驸马他将公主的庄子进行了大改革,将耕地变成了住宅区,商业街,养殖场,还有,他利用自己的职权,与商人们暗通款曲,赚了很多钱。
还有……”
杜如晦将奏折里的弹劾内容都说了一遍。
“就这些吗?”李二问道。
杜如晦看着李二风轻云淡的样子,心里有些了然,他颔首道:“就这些了。”
李二道:“你们相信驸马会这么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