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过来支持李境的,不仅仅是蒋老、邱老两家,许多收到消息的老顾客都闻讯而来。还有前段时间过来买灵芝的老人家,也把全家老少都带过来用餐。
长青农庄的饭菜是好是坏,这些老顾客们心中有数,绝不仅仅是美味可口而已,功效特别明显。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太贵,平时都省着吃,今天可是打五折,当然趁机过来大快朵颐。
留在农庄本想看李境笑话的记者都有些发蒙,他们以为今天不会有人到长青农庄的,蒋老、邱老两个估计只是李境要好的朋友,特别叫过来镇场子的,结果呢?整个餐厅都人满为患,这实在是让他们大跌眼镜。
难道他们不怕死吗?
“这么好吃的东西,死也值得!”被采访的食客甚至语出惊人,还不止一个人这么说。
如果只是李境的朋友也就算了,这些人携家带口,甚至连孕妇都带过来,明知道外界的舆论也没有怕,这让场上的记者不能理解?
真这么好吃?
“老板,给我来一份88块钱的大树水稻快餐!”一个记者忍不住好奇,决定以身试毒!
李境却是走过来道:“很抱歉,涨价了,菜单还来不及更换,现在一份树稻快餐是188元。”
“你还不如去抢!”记者大怒,一份快餐188!你还真敢要。
“我也没办法,谁让现在米贵。”李境摊手。
“行!给我来一份,不好吃的话我一定写你们坏话!”这名记者情绪激动道,别的地方对记者巴结不行,你倒是厉害,还对他临时涨价!
可当李境把快餐送到他手上之后,马上让这香味诱出食欲,就地在水泥板上坐下,直接用筷子夹起颗粒圆润丰硕的米粒先品尝起来。Q弹,香醇,口感果然超众,不怪这么多人都喜欢。
而当他就着菜吃后,那爆炸的味蕾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当下一阵狼吞虎咽,根本顾不上周围异样的眼光,甚至连最后一颗饭粒都小心夹起,陶醉无比的放入嘴里。但因为吃太快,有些撑,发现旁边还有一碗汤就一饮而尽。
“喂,你不怕死呀!”旁边的同行才有机会发问,这厮不会是收了李境的钱吧?
“死也值得!”记者竟是语出惊人。
旁边的人都让震惊住,你这是收了人家多少钱?
竟马上有人过去试探李境,很隐晦的问有多少好处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家都在逐利生存。
李境当然不会给他们一毛钱,否则明天还不知道他们怎么报道。不是舍不得一盒快餐费用的问题,只是眼下局面对他有利,他不能也没有必要让这些记者拿到负面新闻,把一张好好的牌给打烂。
没收钱能让一个记者说出‘死都值得’这样的话?他们不信,好奇之余也想要揭穿李境的把戏,又有几个记者买了一份188的树稻快餐。结果他们的表现虽不至于像第一位记者那么夸张,但也非常失态,这算是他们生前吃过最美的味道。
“我也要一份!”
剩下的记者纷纷掏钱订购,反正公司报销,李境卖288都无所谓!来的时候他们对长青树稻的印象可谓极其恶劣,但看餐厅食客吃得畅快,同行也踊跃尝试,顾虑已经基本打消。再说,就算转基因什么的,吃一顿又不会死。
于是长青农庄就出现这样诙谐的一幕,原本打着讨伐李境主意的记者,一个个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吃的还是被他们讨伐的长青树稻,也不知道明天的新闻怎么报道。
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开始出现一些为李境平反的声音。
“滑天下之大稽,你们真的懂转基因吗?”
“长青树稻绝不是转基因!”
“业余的报道,竟然掀起舆论挞伐,新型粮食恐胎死腹中!华国的损失,世界的损失。”
“只因为不认识这个生物,就认为是基因创造,难道李境是上帝不成?”
有人恢复了理智,认可这些观点,但依然有人继续质疑,甚至连这些帮李境说话的人也一块攻击。他们或许是对神秘的新作物本能感到恐惧,或许已经潜意识的认为长青树稻就是转基因,也可能只是为喷而喷,只为发泄自己的压力而已。
“南粤会所否认长青树稻系转基因,蒋锡山院士直叱造谣者无知荒唐!”
网络上对于长青树稻的争议持续发酵,但不同昨晚到今早的一边倒攻击态度,不断的有学者普及和辩解,长青树稻的声誉稍有好转。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所发生的事情不必印刷再刊登,长青农庄这边发生的事,几个主流媒体不出一小会时间就送达。
“无视非议,长青农庄今天下午食客爆棚,食客携老带幼鼎力支持”
“长青农庄食客一语惊人:死都值得!”
“数十记者品尝长青树稻,场面失控……”
“震惊!面对网友的质疑,李境非但照常营业,还将长青树稻米提价十倍,售199.9元一斤!”
“李境宣称长青树稻单季产量可达三千斤,将大面积推广种植!”
“百位记者为长青农庄点赞,冒死试吃却集体上瘾……”
突然爆发出来的新闻更新,神一样的转折着实把吃瓜网民给整懵,估计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收钱了吧?洗白吗?
但新闻报道有板有眼,却看不出任何问题,哪怕号称有火眼金睛的千万网友也找不出任何毛病。唯一的毛病就是记者的吃相太难看,越看就越像是收了钱……
难道真这么好吃?不少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
“假!一看就是假的!这李境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同时收买这么多媒体,我张三佩服得五体投地!”
“下午不断有砖家学者出来辩解,我就知道有人出来洗地,果然吧?吃吧吃吧,祝断子绝孙。”
“188的快餐抢着要?几十个记者好像乞丐一样狼吞虎咽?作假能不能准备一下剧本?”
“那些家长也太不负责任,三四岁的小孩也带去试吃,还有那个孕妇,真不怕伤害到宝宝吗?”
显然,要想所有人信服,那是不可能的,有的人早已习惯去质疑一切东西,任何不妥的地方都会让他们集中火力去攻击,然后无限放大。
“是不是转基因我不知道,但长青农庄的确是廉城食客最向往的地方,我去哪里钓过鱼,最经济的钓鱼快餐是30元,第一次吃咬断舌头都不知道。”
“长青水库巨物很多,大毛老师就曾钓过巨物,的确是钓鱼人的天堂。”
“长青树稻种植的地方我去过,树下还养着许多王八,没有看李老板喂过任何食物之类,环境挺好的,说有毒我真不相信。”
曾经到过长青农庄的人也纷纷出来解释,大多是廉城的网民,尤其是到过水库钓鱼的钓友,虽然开始也被媒体忽悠,但现在他们纷纷自行站在长青农庄身后,给予了鼎力的支持。
这些最真实的回馈,有时候甚至比媒体一本正经的描述更有说服力,不少人因此对长青农庄怀揣期待,如果有合适的机会,真得要亲自过去看看。
质疑依然还有,但舆论基本已经控制住,原本义愤填膺的人,大多回到观望态度,而且多数人都记住长青农庄这个好记的名字,还有一部分人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兴趣。
但事情仍未是完结,闹了这么久,一直都是网友在争吵,官方则只有南粤会所发表了一些让人以为庇护的声明,官方的调查结果如何、态度如何,才是决定长青农庄的最终走向。
长青树稻从开始的吹捧到质疑,从质疑反转到现在的状态,但也随时可能又一次发生反转,官方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忐忑吗?
李境当然不安,长青树稻他虽然自信满满,但官方对这一新事物的态度如何,他心里却是没有底。好在舆论已经基本控制,否则几千万网友质疑下来,以官方一贯的尿性,估计八成是要杀死长青树稻。
坐等结果?
当然不能,李境要占据更多的主动,所以马上让孔祥硕院士向农科院申请举办一次研讨会,邀请领域里的专家过来实地调研。这是一次非常官方的会议,由接待办正式接待,无需李境支付任何接待费用,他反而需要避嫌。
其实太多的人对这个长青树稻产生兴趣,专家毕竟有些知识,不似吃瓜群众那般无聊的认为长青树稻是什么转基因。
现在一听农科院在廉城举办长青树稻的研讨会,所有人都踊跃报名,不乏领域里的大拿。原本预估二十人的规模,最后硬生生被提高至五十位专家的大规模考察团。哪怕如此,还有不少人自费过来。
次日早上,陈婕兴冲冲的跑进来通知李境:“老板,央视新闻的两个记者说是要采访你,有录像机!”
昨天央视的记者其实也来了,但他们态度更为谨慎,只做了一些不咸不淡的文字图片报道。他们当然清楚,长青树稻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已经涉及到政治方面,态度非常紧要。
“是吗?快带我过去。”正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李境眼睛猛的一亮,跟着陈婕快步走了出去。
李境先是与他们二人认识一下,简单商议一下后,他们提出要把录制背景放在树稻田里,说这样更有真实性,李境当然答应。
他们先是录制了一些素材,一个是长青树稻的生长情况,还特别留意到田里的甲鱼,拍摄时还向李境提问:“这些甲鱼你都喂食什么?”
“没有喂养任何食物,整个养殖场都是野生环境的形态。”李境回答。
“那它们吃的是什么?”记者不明白。
“首先是小黄鳝,这是它们主要的食物。”李境说着还卷起裤脚下到田里,随便扒了几下淤泥,马上看到一条金黄色的黄鳝。好粗大的一条,长得漂亮,准确让摄像机拍摄到。
“好大的黄鳝,长得也挺干净的。”女记者惊叫道。
“当然,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李境颔首。
“但全吃小黄鳝它们也吃不饱吧?刚才我看那黄鳝跑得很快。”女记者又问。
“长青树稻田的生态非常好,吸引了大量的小鸟、青蛙、中华水蛇这些进来生长繁衍,还有各种昆虫就是甲鱼最好的食物。你们可以看看,这棵树上就有一个鸟巢。”李境指示道。
“对,刚才我还看到小鸟从这飞了出去。还有,地上有很多中华水蛇,他们告诉我廉城本地叫做泥蛇,外界野生的已经非常少,但这里竟然随处可见,可见这里环境保护非常不错。”女记者的观察力倒是出色。
“对了李先生,说到这我倒是有一问,你不施药吗?如果施药,田里的甲鱼、黄鳝这些都会中毒的吧?”女记者突然不动声色问。
“现阶段不用施放农药。”李境没反应过来。
“所以有网友质疑,你是不是对长青树稻添加了什么基因进去,才不会有虫灾发生?”女记者眼睛闪闪的看着李境。她这次来当然不全是帮李境的,追查真相是所有记者的尿性。
李境微微一愣,才明白对方一直在给他下套,然后却笑说:“这个问题其实有些业余,长青树稻是一个新的品种,还没有衍生特有的害虫,所以才没必要每季都打药几次。但再过几年,不排除长青树稻会有虫害发生,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但近年的确是树稻种植的黄金时间。”
“原来是这样。”女记者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冲李境一笑后正色道:“那言归正传,请李先生给我们全面的介绍一下长青树稻,它都有哪些特性?”
李境甚至不用思考,张嘴就介绍:“长青树稻的特点有很多,但这里无法一一描述,我主要说以下几点。”
“首先是高产,首季稻树生长不够壮大,平均亩产就已经达到782斤,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所以我大胆预测,树稻一旦长成,最高产量至少能达到三千斤的标准,这绝不是我夸大其词。”李境还出示了手机里的一些图片。
女记者眼前一亮忙问:“这是树稻成熟时的细节图片,网上都没有,李先生能不能传我一些?”
“当然。”李境慷慨同意,随后才接着说:“第一个优点是米质卓越。晶莹剔透很美观,重要是味道极好,这点你们昨晚也已经吃过。”
“长青树稻口感的确很好,是我吃过最好的米。”女记者想起昨晚的失态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女孩却毫无吃相,幸好没人拍到。
(未完待续。)